北宋差点获得“千古一帝”美誉的帝王,他是如何擦肩而过的?

学典历史 2023-09-09 16:50:42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道尽了宋神宗赵顼的一生!本来离“千古一帝”的赞誉仅差一步之遥,只可惜中途停止变法以及未能收复西夏的遗憾;令他抑郁而亡,最终享年38岁。

小时候的赵顼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每当看到一车车岁币被送往辽国与西夏,便如同曾经的汉武帝刘彻对和亲一样,有着切肤之痛,想着有一日能够一雪前耻。历史最终给了赵顼一次登临舞台的机会。

公元1067年,赵顼继位,史称宋神宗。宋神宗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锐意改革,二是派兵收复西夏,不再纳贡。如果说这两件事都做成了,其功绩绝不输于秦皇汉武;但历史在这里却发生了转变。

改革变法

年轻时期的赵顼熟读过诸子百家,尤其酷爱法家,对商鞅充满了敬佩之情;继位之后更是与革新派王安石一拍即合,不遗余力地支持变法。

变法初期,确实达到了富国强兵的显著效果,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老百姓越过越苦;肯定是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中之一的问题就包括新法中的青苗法;大意就是庄稼收成青黄不接的时候,官府借钱给百姓种地,收取少量利息,等到老百姓缓和之际,再将利息还给官府;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

改革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再加上一些投机分子以鼓吹新法之名投机钻营,使老百姓食不果腹,生活相当艰苦,流民图反映了当时这一状况。当宋神宗赵顼看到这幅图之后,内心百感交集,图中老百姓衣衫褴褛,过得极苦;于是宋神宗赵顼迫于压力,叫停了新法。王安石因改革被迫停止,心灰意冷,便辞去了相位。

收复西夏

宋神宗赵顼见几位先帝一直妥协西夏,便毅然决然收复西夏;派遣30万大军北上,兵分五路。

因宋军长期没有打仗,缺少战斗经验,竟然没有准备攻城云梯;长期僵持不下,被西夏截了粮道,最终西夏决了黄河,30万宋军被活活淹死。后来西夏反扑,北宋又损失了30万精锐;两次战役的失败,令北宋损失了60万大军。宋神宗赵顼听到消息之后,几近崩溃,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自此之后,赵顼一病不起,最终抑郁而亡。

由于改革失败,精锐尽失,北宋再也无力对抗西夏,也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宋神宗赵顼的一生,只能以“遗憾”二字概括;虽然宋神宗赵顼与汉武帝有着共同的理想——驱逐外族,但是却没有汉武帝时期的战斗实力;因此与“千古一帝”擦肩而过。即使宋神宗赵顼没有将北宋带入顶峰,我们也不可否认他那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

5 阅读:6074
评论列表
  • 2023-10-07 02:44

    千古一帝确实算不上,但宋神宗确实是宋朝少有的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皇帝,这种气质在宋朝皇帝的身上太少见了,北宋自太祖赵匡胤之后,太宗赵光义一朝本该开拓进取可直接北伐失败,三代目宋真宗就开始瞎搞了,同时期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辽国达到顶峰,后面的宋仁宗不断妥协得过且过。一个王朝前三代皇帝本该是很有作为的,偏偏北宋这个时期错过了,到了宋神宗时期变法难度就太大了,南宋就更不用说了,占据中原的时候都没做到的事情偏安江南就更不可能了

  • 2023-09-10 11:12

    北宋无将(开国之初名将如云,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仁宗朝出了个狄青,还被排挤)。南宋无相(如秦桧贾似道史弥远之流)。历史提弄人,有了锐心进取的君主,如岳飞韩世忠等人活跃在神宗朝,那将会北灭契丹西吞党项,立不世之功!

  • 2023-09-16 06:08

    凡是能称千古一帝的皇帝,绝对没有好名声!有好名声的绝对没资格称千古一帝!

  • 2023-09-16 08:45

    还以为说的是他儿子[笑着哭]

    用户10xxx28 回复:
    差点灭了西夏,可惜了都。
    tb514251001 回复:
    哲宗是赵二家族的硬骨头[点赞]
  • 2024-03-28 18:41

    神宗的性格导致变法不可能成功,今天变法明天推翻新法,变法不是小打小闹,那是割除百年的制度弊病,是流血上战场,王安石的性格也有缺陷,这俩人注定变法失败,想变法成功参考商鞅变法君臣是怎么做的,再看看他俩

    人间烟火 回复:
    变法失败是太急于求成,是反对派拖后腿,是当时的时代因素,好好的政策到基层具体施行的时候往往就已经面目全非了,其实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的大怂变法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变法所需面对的阻力空前绝后的强大,神宗已经给了王荆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了,只能说大怂自作自受[笑着哭]
    夜观澜 回复:
    再了解了解
  • 2023-09-13 12:34

    明朝两个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照样玩弄着帮大臣,宋神宗真的不配,好千古一帝必须要指挥的动武将出生入死,压得住文臣俯首帖耳

    苏格拉没有底 回复:
    嘉靖万历爷孙两?这两人还吹?他们任性对国家的伤害要后辈子孙来还的,提拔宦官跟朝臣打擂台这种把戏什么时候也成了高明了?沉迷于所谓的权谋无法自拔了?牛逼的皇帝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李世民朱元璋这种军头式的皇帝他们不需要担心下面人压不住,其他一种就是靠着种种规则的保护才坐稳位子。指挥武将出生入死你以为很简单就能做到?只有像李世民朱元璋这样本身就是军头的皇帝才能对军队掌握的很死,你不是那个带着大头兵南征北战的人凭什么能得大头兵的军心?皇帝没有亲自将兵的才能的话,只有靠制度靠皇帝的身份才能指挥军队,受了规则的保护就会被规则限制。
    夜观澜 回复:
    宋朝的皇帝软归软,那个改革不流血的,偏偏他神宗也没杀了谁,你说他们妇人之仁也好,对待百姓官员确实是说的过去的,一码归一码算
  • 2024-03-23 12:55

    千古一帝你们随便排,杨广是兆古一帝[点赞]

  • 2024-03-26 13:03

    宋朝就是一个笑话

  • 2024-09-03 17:59

    大怂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拿什么变法成功,范仲淹、王安石先后扑街,赵顼感觉还不如赵煦[抠鼻]

  • 2023-10-02 11:11

    千古一帝怎么随便一个帝王都能用啊……

  • 2024-04-12 22:59

    宋哲宗更可惜

  • 2023-09-10 07:56

    [捂嘴巴]差距有点大啊

  • 2024-03-23 19:07

    又是一个送吹。

  • 2023-09-10 05:42

    后世帝王也不争气,明明有数十年时间富国强兵,偏偏选择了醉生梦死

    追梦人 回复:
    他唯一的黑点是被金国人偷了开封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