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立春节气全国各地有哪些风俗习惯

君这么近 2025-02-04 03:10:59

农历大年初六!迎来了立春节气,今年“打春”(立春)为北京时间2月3日22时10分13分,一个“打”字,把妩媚的春天描绘得更具活力。立春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一年轮回开始,“立”为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春”代表温暖;立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但是立春来到,不一定代表气温就立马回升,寒冷空气就会消失,那样的话你就想多了,气温还会冷一段时间。虽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但是对于某些地方不一定准确。

但是俗语说:“春打六九头”,但是今年的立春却打在了五九尾上,这个大家不要诧异,因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不是固定的,前后差两三天很正常,也就是每年公历2月3至5日。

立春,别称:打春、报春、岁首等。我国古人相当聪明,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也就是以太阳为中心形成一个圆,把这个圆分成24份,每15°一等份,这是按黄经度数编排的)。现行按黄经度数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早在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元代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明代作品《群芳谱》、明末作品《时宪历》等对立春的由来都有解释。

历代许多文人雅士不吝笔墨对立春进行描述,可谓是美在眼前,醉在心中。其中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唐代诗人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南宋诗人辛弃疾说,“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代施枢说,“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阳和便不同”;唐代茶仙卢仝说,“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等等。

立春有三候,是指 立春节气期间自然界的三种变化 ,具体如下:1、东风解冻;2、蛰虫始振;3、鱼陟负冰。这些也比较好理解,我们就不再解释。

立春当天有三大禁忌,具体如下:1、立春不能回娘家;2、立春不能躺在床上 ;3、立春不扯皮 。相信字面意思都比较简单,不难理解。

在农历年中,立春还有两种特殊情况,即 “双春年”和“无春年 ”,这些现象是由于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以及农历采用闰月的方法来平衡时间差所导致的。因此有些地方的人比较迷信,会催促男女结婚双方在有春年结婚,或者订婚,这本身没有科学依据。

中国的传统节气中,立春只是春季的开始,而“立春十二生肖代表虎”的说法是片面的,每个生肖对应的是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年份或月份,立春对应的生肖可能是鼠、牛、虎等。在我国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生肖的更换也是以立春为分界线的。 立春当天及之前出生的人属虎 ,而立春之后出生的人则属兔。

立春时节,我国民间有许多习俗,比如:“迎春”、“打春”、“咬春”、“祭春”、“鞭春”、“饰春”、“春游”、“躲春”、“报春”、“闹春牛”、“祭祖”等。

其中的“咬春”,这个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唐朝,古人认为,立春这一天吃春萝卜(孙子萝卜)可以消食防病,因为萝卜味辣,象征着“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到了我们现在,“咬春”除了吃萝卜以为,还包括吃春饼、五辛盘、春卷等食物。

而其中的“躲春”,在立春这一天,根据我国传统习俗(华北平原),大家最好呆着家中,不要在“打春”时刻被打到外面,尤其是兔、龙、鸡、鼠、马这五个属相的人。虽然“躲春”并无科学依据,但它们寄托了人们对平安顺遂的美好祈愿。因此,建议人们在立春之日尽量待在家中,避免外出,以免冲撞太岁,影响一年的运势,发生不好的事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我们要享受生活,努力创造新时代,切忌古人的一些风俗习惯。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

0 阅读:1

君这么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