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减少贸易逆差之名,对全球多国发起贸易战。特朗普的说辞是,美国货物贸易常年逆差,所以吃了亏。美国“贸易吃亏论”能站住脚吗?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货物好理解,主要就是商品实物。服务贸易,包括商业服务、教育服务、旅行,等等。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美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常年逆差,但在服务贸易领域却占有很大的优势。单纯说货物贸易,而回避服务贸易,显然是片面的。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深入剖析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动机,指出其虽看到了美国诸多问题,但开出的药方却大错特错,从发动关税战导致美国股市债市动荡,到其变化无常的风格使美国失去信誉,再到美国盟友也遭其欺诈,美国的道德号召力已荡然无存,最终沦为“孤家寡人”。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宣布对中国船只和海运商征收高额港口停靠费。未来三年,所有抵达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将被按每吨140美元的标准收费,这相当于直接把运费翻倍。然而,这项看似针对中国的“损招”,实际上暴露了美国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无力与焦虑。在造船业这个中美差距超过1000倍的领域,美国选择以保护主义手段挑衅中国,心态已完全退化到晚清式的闭关锁国思维,本质就是:绝望,换谁来都无力回天。
特朗普一直向他的拥护者灌输一个简单粗暴的等式,那就是“制造业回流”等于“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于“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对美国工业空心化的观察并没有错,美国本土制造业不断衰退,其中造船业更是严重萎缩。过去70年,美国造船产量下降85%,能够建造大型船舶的造船厂数量减少了超过80%,美国本土已经基本不具备核心供应链。
鲍威尔(资料图)
今年3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曾召开了一场闭门听证会,讨论是否要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单次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进港服务费,300多个出席听证会的美国企业、贸易团体和个人中,反对意见占比高达90%,不少人直接向特朗普政府发出警告,直言“美国没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如今出台的这套方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做出了一定妥协的,可是即便如此,也打消不了业内的担忧。
《金融时报》2024年的一篇报道指出,美国的商用船舶产量已不足世界总量的1%,全球排名跌至第19位。与此同时,中国的远洋船产量在过去20年间是美国的3倍。2023年,中国生产了1000多艘远洋船,而美国仅生产了10艘。英国调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的一份统计报告同样显示,美国造船产能十分有限,手持订单仅占全球的0.1%。
衰败的美国造船业(资料图)
要命的是,对于只有四年任期的特朗普来说,如果不能促进美国海军装备的更新,不仅会影响美国海军的部署和干预能力,而且直接影响美国海军与潜在对手交锋时的作战能力,而这又反过来会影响特朗普的对外战略执行能力,因此特朗普关注造船毫不令人意外。当然,美国船舶工业的持续衰退并非一日之功,想将它恢复到理想状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否赶在特朗普任期内达到理想状态更没人能打保票,特朗普研究造船就算再如何认真,或许也只能事与愿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