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北京车展上头部企业还在比拼「全国都能开」今年的上海车展,已经有人率先迈向了「全球都能开」,达成此番成就的中国智能辅助驾驶供应商,就是Momenta,此刻,它集齐中美日德顶流车企的认可,以上海车展为分水岭,让智能辅助驾驶的赛段迈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回顾2022年,Momenta刚刚踏上智能辅助驾驶量产之路,只有1款定点车型。2025年4月,Momenta官宣定点车型数量超130款,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那么,目前市面上搭载Momenta供给方案的量产车型具备的辅助驾驶能力都一样吗?
答案,显然是NO。

其实作为Momenta第一大外部投资机构的上汽集团,早在彼此间的深度合作中拿得先机。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和上汽渊源颇深。
早在2018年,Momenta便和上汽开始合作预研记忆泊车项目,成为Momenta的大客户。
2020年,上汽智己品牌成立,智己成为了Momenta的首个整车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用户,至今,Momenta的官方测试用车仍为智己品牌。本届上海车展,Momenta展厅主舞台展示的车辆便是上汽集团旗下一台搭载了满血版Momenta的智己汽车。所以,智己汽车&Momenta是创始灯塔合作伙伴,他们与Momenta的合作方案与其他车企的方案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合作深度、技术路线、功能定位、数据积累等维度。

智己汽车:“创始灯塔”级深度联合研发
“创始灯塔”级联合研发:双方互相投资并成立联合实验室,合作贯穿算法研发、数据闭环、硬件定义全链路。例如,智己 L6 的 IM AD系统由双方联合开发,基于全球首批量产的一段式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实现“全国都能好开”的全场景能力。
全球化战略:联合推动 IM AD出海,以无图技术适配欧洲、澳新等复杂路况,成为首个实现“全球都能开”的中国智驾方案。
底层架构协同:共享传感器方案(如激光雷达 + Orin-X 芯片),并打通技术流与数据流,运营数据可直接反哺量产车型算法迭代。
其他车企:功能采购或局部合作
功能采购仅限局部合作:多数车企仅采购 Momenta的城区辅助驾驶模块,但未涉及底层架构。例如,某豪华品牌车型L2城区辅助驾驶采用 Momenta 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但传感器配置和算力平台由车企自主选择。与 Momenta 算法适配存在兼容性挑战。部分合资品牌 Momenta 方案简化硬件(如仅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降低成本,但牺牲了复杂场景感知能力。

智己汽车通过深度联合研发构建了“满血版”Momenta方案,而其他车企更多是功能采购或局部优化,技术上限和用户体验存在显著差距。在资金方面,除上汽多次投资Momenta,成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外,Momenta也积极参投了智己汽车。两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想象。正如 Momenta CEO 曹旭东所言:“智己是最懂 Momenta技术价值的合作伙伴,我们愿意将所有创新优先落地在这里。”在智能辅助驾驶的全球竞赛中,Momenta同智己的合作成果让中国面孔从上海车展浮现于世人眼前。双方也在上海车展期间联合宣布,将携手打造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正式出海,这是行业首个量产级智能辅助驾驶国际化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实现了由本土优势迈向全球竞争力的跨越升级,可以为东南亚、澳新、欧洲、中东等市场提供标杆解决方案。

结语:关于上汽、关于智己、关于中国汽车
本次车展,除了与Momenta的联姻开出靓丽之花外,智己汽车的其它供应商就像“说好了一样”,齐齐为上汽集团唯一的高端品牌站起了场。大家可以在商汤绝影、科大讯飞、宁德时代、斑马智行、Momenta的展台上轻松找到智己车型的身影。其在车展上的“破圈”,本质上是上汽集团新能源转型实力的集中释放。当外界聚焦于新势力的营销噱头时,上汽正以全新姿态重构产业逻辑。
在技术储备层面:Momenta的驾驶辅助算法、宁德的电池、商汤的AI 视觉、科大讯飞的语音交互,与上汽自研的灵蜥底盘、800V平台等形成技术闭环,构建了硬件可升级、软件可迭代、场景可拓展的全域智能化体系。
当下的智己汽车正在证明:真正的硬核实力,从不需要浮夸的宣传。当行业重新审视这个曾被低估的“技术派”时,或许会发现它早已在智能辅助驾驶、供应链整合、全球化布局等关键赛道,悄悄跑出了属于中国汽车的 “加速度”。这,才是上海车展留给业界最深刻的启示,智己的崛起,不是个案,而是中国汽车工业厚积薄发的必然。
智己车尾显示屏:自动驾驶中,第一次看到觉得设计师太棒了,这不是梦想中的亮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