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可以说是兼具智慧和毅力的存在,否则也不可能在仅仅三十六年时间里就从零开始带领台积电成为全球顶级的半导体企业,其市值更是一度超过75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八亚洲第一的科技企业。
独具前瞻性的眼光也是张忠谋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美国开始推动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回归之时,张忠谋曾经直言“美国半导体本土制造不可能成功”,这是他在2021年参加玉山科技协会20周年晚宴上发表的《经营人的学习与成长》演讲中的内容。
在这场演讲中,张忠谋从供应链、人才培养机制、成本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在美国进行芯片制造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商业决策,强行推动在当地进行芯片制造很难获得成功。
其实美国也知道自己想在芯片领域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于是价值520亿美元的芯片补贴也应运而生。520亿美元其实只是直接补贴的内容,同时通过芯片法案的推出,美国试图撬动万亿资本进入半导体产业,从而实现美国芯片制造的再次复兴。
在巨额补贴的吸引之下,台积电和张忠谋也不得不动心,最终选择赴亚利桑那州建立芯片制造工厂,第一期工程是生产4nm芯片,第二期工程将生产更为先进的3nm芯片,两期工程合计投资额将达到400亿美元,这也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部投资。同时台积电实际上也背负了极大的成本压力,一旦失败将可能导致台积电全球布局的崩盘。
但是如今事情似乎向着不利于台积电和张忠谋的方向发展,由于申请补贴的企业过多,因此如何发放,发放的比例也引起了争议。目前美芯片产业协会正在争取仅向美企发放补贴,这无疑是台积电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同时芯片法案还要求所有获得补贴的企业,十年之内不准向大陆进行芯片产业的投资,这无疑是一个二选一的难题,这也将使得台积电不得不高度依赖于单一的美国市场,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这种突然变卦的行为也使得台积电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巨额投资已经砸下去,但是却无法按期得到补贴,这也使得台积电的运营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建筑成本高昂,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等弊端也开始显现,如今的张忠谋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更雪上加霜的则是被称为“股神”、提出价值投资的巴菲特在这样关键的时点上选择抛售大部分持有的台积电股份(Berkshire Hathaway Sheds Most of Its Stake in Chip Maker TSMC),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以价值来看,目前的台积电已经陷入了风险之中,不再具有投资的意义。
除了巴菲特之外,包括摩根大通、贝莱德等资本也纷纷抛售台积电的股份,这也导致了连锁反应,几乎所有资本机构都不再看好台积电的发展,台积电也陷入了融资的困境之中,在芯片补贴迟迟无望,建厂成本超过400亿的大背景下也让张忠谋陷入了圈套。
更让张忠谋和台积电不寒而栗的,则是美方对于台积电技术的觊觎。美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以解决全球高端芯片产量不足提出了一个方案:由台积电派出专家并分享技术来帮助英特尔提高芯片技术水平(Sending TSMC's talents and experts to Intel),以此来增加高端芯片的产量,从而推动全球科技的发展。
这其实也打在了台积电的七寸之上,要知道台积电之所以能够取得全球领先,最为重要的就是其掌握的技术和人才,如今这两者却面临流失和交出的风险,这或许将成为台积电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但是如今已经投资超过400亿美元的台积电可以说是骑虎难下,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张忠谋没想到芯片补贴只是一个圈套,真正想要做的是将台积电彻底掏空。但已经进入先进的张忠谋,又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