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海南昌江篇

吴钩斩古今 2025-04-01 09:18:52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始置至来县,县治在今昌城乡旧县村,隶属儋耳郡。按地名志记载:“至来”为黎语汉译,本义为“竹子”,盖因其地多竹而得名。始元初,县废。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昌江周边地形图

隋大业三年(607年),在汉代至来县疆域内分置义伦、昌化、吉安三县。其中义伦、吉安属珠崖郡,昌化(县治在旧县村,即汉代至来县故治)属临振郡。

康熙昌化县志县城图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吉安县并入昌化县,属儋州。贞观元年(627年),又析昌化县复置吉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儋州为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昌化郡为儋州,再度废吉安县改置洛场县。

光绪昌化县志县城图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灭南汉,废洛场县入昌化县。熙宁六年(1073年),改儋州为昌化军,并废昌化县。元丰三年(1080年)复置昌化县,属昌化军辖。

国民政府广东省陆地测量局测绘昌江县城

宋代,昌化县治迁至昌江二水洲中(二水洲为昌化江在出海口处冲刷形成的沙洲小岛)。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军复州,昌化县仍属儋州。洪武三年,知县董俊仍旧址建县。洪武二十五年,海南卫指挥桑昭奏设昌化守御千户所,并委千户俞凯、百户曾安烧砖筑千户所城,城周五百八十四丈八尺,开城门四座:东门启晨、南门宁和、西门镇海、北门宁武(后废)。

70年代昌江旧县

明代卫所制,每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昌化千户所之下的各个百户所分驻于各地,当地人俗称这些驻地为三(百户)所、八所(其中八所现东方市市政府驻地)、九所、十所等。

正统八年,知县周振向上级请示,以二水洲易遭水患,将县治迁到千户所城内,并疏浚城外濠。

昌江旧县城范围示意

清道光二十一年,知县凌斐然请就前任知县陶元淳所勘地址,于城东南三里许改建新城(今新城村)。但新城工程拖沓(甚至道光二十六年代理知县乌应昌还在修缮老城),直到光绪十年才完全告竣,期间历任知县迁驻均不便,不过数年又改迁回旧城,新城反而日渐荒圮。

民国三年(1914年),因浙江、广东(时海南未分置)均有昌化县,改广东之昌化为昌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