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一场以“书页间的生命对话”书页间的生命对话为主题的认知障碍家庭阅读活动在淮海中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启幕。随着街道综老中心相关负责人揭开写着详细书籍介绍的“乐龄书单”区域,6组认知障碍长者家庭共同见证这份特别书单的首次发布——15本精挑细选的书籍涵盖居家养老、认知障碍科普与照护指南、老幼共读生命故事三大类别,在清茶与书香的交织中,开启了一场跨越记忆迷雾的心灵对话。

活动以独具匠心的“我们的故事箱”签到拉开序幕,患者与家属们在特制卡片上匿名书写生活与照护过程中的困惑与压力,投入木质故事箱的瞬间,工作人员递上的“主人公认证卡”里镶嵌着《照护:哈佛医师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请你迷失在我身旁》等认知障碍主题书籍的金句,让照护者尚未落座便收获第一份情感共鸣。


在精心布置的“家庭阅读岛”区域,每组家庭根据个性化照护需求自主选取书籍。当《老伙计们出发啦》的书页被轻轻翻开,家属李先生的指尖在“今天没有安排,明天也没有安排,这一年剩下的日子都没有安排。我们拥有整个世界的时间。”的段落反复摩挲;认知障碍中期患者陈奶奶则对《棉婆婆睡不着》中的插图表现出特别兴趣,与女儿低声讨论着画面细节。40分钟沉浸式阅读中,呈现出的不仅是文字,更是照护者与患者的情感联结。

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当照护者吴女士念出《帮我记住这世界:临床医生写给认知症家庭的32个小故事》中“但是,‘没有办法’绝不是认知障碍的全部!对这个疾病的错误理解,让患者与家庭陷入无助,更增加了社会的负担。认知障碍,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放弃!”时,现场响起理解的热烈掌声。在“坏故事”解封环节,曾经令家属们辗转难眠的夜间游走、反复提问等照护难题,在集体智慧中碰撞出创意解决方案——音乐疗法辅助入睡、设置“记忆锦囊”应答重复提问等经验分享,让压力转化为照护智慧。

活动尾声,街道为每个家庭送上精心编印的《认知障碍家庭照护手册》。这份手册凝聚了专业医疗团队与社区照护者的实践经验,涵盖日常护理技巧、应急处理指南、情绪疏导方法及社区支持资源,成为现场最温暖的“彩蛋”。
“这场活动就像漫长的照护生活里照进了一束阳光。”家属代表陆阿姨感慨道,“当知道那些让我崩溃的瞬间,书里早有答案,其他家庭也在经历,突然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活动现场特别准备的“解忧茶歇”与“福荟食堂”定制餐券,更让参与家庭感受到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作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重要实践,淮海中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持续推出认知障碍家庭支持活动。据中心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的“乐龄书单”将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继续共享,与此同时,淮海中路街道图书馆也同步采购了“乐龄书单”的书籍,供市民借阅。活动同步推出的《认知障碍家庭照护手册》可在各居委会免费申领。今后读书沙龙将持续进行下去,让书籍的力量持续滋养认知障碍家庭的精神家园。

记者手记
这场书香浸润的春日之约,搭建起不仅仅是认知障碍家庭的情感支持网络,或可以借助文化疗愈之力,重塑着社会对认知障碍群体的理解——当知识化作共情的桥梁,遗忘的迷雾中亦能绽放更多人性温暖的光芒。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张姗
图片 / 淮海中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