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民调显示,选择党魏德尔的支持率稳稳领先,比社民党的朔尔茨,高出6个百分点。

文案|编辑:清
魏德尔曾表示,要恢复中德经贸关系,这个表态,算是扎到德国企业的命脉上了,因为中国市场对德国来说,太重要!无论是汽车工业还是高科技合作,离开中国,德国经济就更没活路。
魏德尔要是真上台,德国说不定会调整自己的外交策略,而中国或许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中德合作中找到更多突破口。

德国现在的情况简直糟心,三年前,朔尔茨刚当上总理的时候,可是意气风发,承诺满满,像极了“救世主”。
然而这三年下来,德国经济越来越“拉胯”,通货膨胀、失业率飙升、制造业动力不足,连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都让老百姓叫苦不迭。

再加上俄乌冲突,让德国的能源问题雪上加霜,老百姓家里的取暖费蹭蹭往上涨,钱包却瘪得发慌;供应链面临危机,德国作为“工业大国”的优势也逐渐被削弱。
这种情况下,执政联盟分崩离析,朔尔茨不得不提前开始大选,结果没想到,德国选择党居然成了大赢家,民调直线飙升。

那么,魏德尔是怎么从政坛“路人”变成了惹人注目的“大热门”?答案其实特别简单,她会“抓痛点”。
魏德尔的策略相当直接,三张牌打得尤其猛,分别是摆脱俄乌冲突负担、强势移民政策、以及那张最让人注意的“对华政策”牌。

俄乌战争远在东欧打得不可开交,德国却没少“买单”,从军事援助到经济支持,德国政府没少往乌克兰身上投钱,结果投了半天,老百姓就剩一肚子怨气。
魏德尔一看,这是一招“顺民意”的好机会,于是她直截了当的表示,收手吧,别再乱花纳税人的钱了,这个立场直击德国民众的心窝子,赢得一片掌声。

德国的移民问题一直是个大麻烦,从之前的难民危机到今天,移民潮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有人说工作被抢了,有人说治安变差了,总之这个议题始终牵动着大众神经。
而魏德尔上来就表态,加强移民控制,不再任由非法移民“随便进”,这一点,对不少有移民焦虑的选民来说,是直接拉好感的言论。

魏德尔在外交上,主动提到要调整对华关系,她的意思非常明确,别再拿中国当对手,多动动脑筋重新恢复中德的贸易和外交关系。
德国的很多企业,早就被“绑”上了中国经济这辆车,德国作为欧盟的“经济火车头”,制造业可谓是它的“亲儿子”,要说德国车谁最爱买?答案就是中国。

现在德国每卖出100辆高端汽车,就有四五十辆是被中国消费者买走的,大到宝马、奔驰、奥迪,小到零部件供应,中国市场简直是德国人的“摇钱树”,更别提德国还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原材料来填补本土生产链的空缺。
不光是汽车,新能源、环保科技也一样,比如光伏产业,中国不仅是德国的重要市场,也是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国。

有人问,魏德尔为什么敢这么直接地,喊出“恢复对华关系”?其实她这步棋下得特别聪明。
德国经济好不好,企业走向和市场反馈最有发言权,魏德尔正是拿住了德国“经济命根子”打这张对华牌,说明她懂得德国现阶段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现任总理朔尔茨喊了一肚子“多元化供应链”的空话,但更多像是“讲政治姿态”而非落到实处。
眼下,德国企业家们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因为中国市场不仅稳定,而且潜力巨大。魏德尔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果断表态,不能搞“脱钩”,要踏踏实实谈合作。

假如魏德尔真坐上了总理宝座,那么中德关系的风向肯定会跟着变化,中德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大概率会进一步扩大。
比如德国汽车、新能源设备、高端机械这些优势产业,会在中国市场中拿到更多机会,而中国也能借着德国的开放政策,比如加深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合作,让更多技术流动起来。

高科技合作也会“解冻”,过去几年,中德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因为一些政治干扰“消减”了不少,但如果德国新政府改变思路,稍微放松防范,中德之间的技术交流和联合研发是完全有可能提上日程的,毕竟德国的科研实力和中国的制造能力一结合,潜在的机会太多了。
同时,德国对欧盟的“辐射作用”相当明显,如果魏德尔带头在对华关系上“破冰”,其他欧盟国家,也很可能跟着重新评估和调整现在的一些政策,到那时候,中欧关系整体升温,德国的影响力只会更加放大。

不过,魏德尔能不能笑到最后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明确,德国变革的需求已经是箭在弦上,躲不开了,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德国选民都希望看到一些“实际的改变”,显然,朔尔茨的现有路线不足以让他们满意。
对于中国来说,接下来如何在这场政治变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合作争取到更多主动权,可能才是最值得思考的核心问题。




小编当德国总理啥问题都解决了
美国佬炸毁了北溪2号,这个舒尔茨竟然为美国人点赞,做狗子也不应该这样明目张胆!
瞎逼逼
支持 I 希特勒后裔上台!
元首是爱国的
魏姐,我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