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通透)

白梅说情感 2025-01-06 22:26:43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

有一天,他收到远在安徽的家书,书信上说,张家人与吴姓的邻居因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发生了纠纷。

张家人认为,本来就是你的错,走到哪里都是自己有理;吴家人却想,你家有人在京城做官又怎样,别以为能称王称霸,我这次是无理也要搅三分。

就这样,两家人越闹越凶,最后闹到了县衙。

张家人就想着让张英给县令写封信,让县令关照一下,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呢,了解了来龙去脉,回复诗一首:“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收到信后,主动让出了三尺宅基地,而吴姓人很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两家人化干戈为玉帛,成就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试想一下,如果张英没有让家人退让,而是借势压人,那么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活中,太多的人不肯退让一步,从而陷入纷争之中。

殊不知,懂得让步,人生才能豁然开朗,懂得让步,生活才能风清月明。

01 “让”是格局,更是修养

人与人相处,“让”是格局,更是修养。

懂得退让,才能显得我们大气,才能让我们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拥抱生活的美好。

懂得退让的人,往往能够换位思考,能够给予他人温暖,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敬重。

这种包容和谦让并非懦弱,而是一种高尚和通透。

想想人活着不容易,各种糟心的事可以说是应接不暇。

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大道至简,生活越简单,才能越快乐,处世越通透,才能收获越多。

生活中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往往是那种性格温润谦和,懂得包容退让,愿意为一些小事让步的人。

不管与谁相处,多一点包容,就能少一点怒气。

多一份理解和体谅,就能少一份矛盾和计较,是格局的彰显,更是良好修养的体现。

02 “让”是一种智慧,一种豁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多了,很多事就看淡了。

生活本不易,若事事争强,处处计较,太过在意个人的得失,就会平添许多的烦恼,还不如察人之难,谅人之过,大度一点。

正所谓,心宽如海,百福皆来。

生活的美好,不在于一砖一瓦的得失,不争不抢,反而令人更加踏实,更加安心。

有句话说得好:“处世,让一步为高。”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懂得退让,人生更加开阔,不懂得退让,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一个豁达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让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去跟别人计较和争论的。

漫漫人生路,老天会眷顾那些大气、不斤斤计较的人,若你能坚持用善心温暖他人,用宽容对待他人,必然能被老天宠爱。

03 让人三分不吃亏,容人三分无损失

宽容是美德,是渡人,更是渡己。

宽以待人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和帮助,理解他人的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善待,给人留余地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修心的过程,高在忍,贵在让。

生而为人,让一步又算得了什么?太过计较,反而会失去更多。

有句话说得好:

“让人三分不吃亏,容人三分无损失。”

你若大气,必有福气,你若宽容,必有好运。

懂得让步的人生,才能幸福绵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当你学会了让步,人生会更加美好,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所以,让他三尺又何妨?

你的忍让,说不定会帮助一个人走出难关,改变一个人,说不定会为自己积攒福报,改变自己的命运。

持善心,行善果,宽容大气不计较,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人见人爱的有福之人,一定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和福报!

4 阅读:114

白梅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