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北京电影学院走廊里,22岁的佟大为攥着群演赚来的200元片酬,正要去给老家汇款。转角处飘过白色连衣裙的衣角,抬头的瞬间,他看见抱着教案的关悦从光影中走来。
这个后来被他称为“命运拐点”的相遇,让跑龙套的小伙子在笔记本上连画了七个圈——那天距他成为《玉观音》男主角,还有532天。
为多见关悦几面,佟大为成了表演系的“编外学生”。每周三下午的台词课上,总有个“超龄学生”带着保温杯准时出现。
当关悦发现这个总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竟然能完整背出她三年前发表的《演员微表情管理》论文时,这位北电最年轻的讲师第一次在学生面前红了脸。
《玉观音》爆红后,佟大为的通告从上海排到云南。2004年情人节,他带着金鹰奖杯直奔北京,却在关悦宿舍楼下等到凌晨——那天她带学生去河北采风未归。
手机里存着128条未发送的短信,最终化成他推掉三部戏约的决心。当经纪人急得跳脚时,他正在北电图书馆帮关悦整理硕士论文资料。
2006年的争吵来得猝不及防,关悦收拾行李时,佟大为盯着茶几上的婚戒设计图说不出话。分开的三个月里,这个荧屏上的阳光男孩把自己关在《奋斗》片场,直到某天看到群众演员带的关悦同款保温杯,才猛然冲出去买最近航班的机票。后来他在自传里写:“那天首都机场的晚霞,比我演过的所有偶像剧都壮丽。”
婚礼上,佟大为亲手给关悦戴上耗时两年定制的素圈对戒。没有媒体闪光灯,只有北电那帮学生起哄着要看“佟老师当年偷记的课堂笔记”。
如今他们的手机相册里,存着女儿在米兰时装周走秀的视频,双胞胎儿子在足球场摔跟头的画面,还有每年5月必然出现的三束康乃馨——那是关悦提醒丈夫要同时送给三位妈妈。
在《玫瑰的故事》片场,44岁的佟大为在等戏间隙跟场务学包馄饨。保温饭盒里装着给关悦的党参鸡汤,这是他们结婚十六年雷打不动的习惯。
当年轻演员请教保鲜婚姻的秘诀,他指着监视器里的表演说:“就像这场哭戏,眼泪要流得真,日子要过得实。”收工后,他匆匆赶往菜市场——今晚岳父母要来尝新学的淮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