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一华边在客厅里打量着姜晓菲房子的装饰,一边又陷入到了8年前那个上午的回忆中。
8年前,还是高二的祝一华,在当年的12月上旬,他和全市的高二生一样,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高中毕业会考。初上被称为“小高考”之称的高中毕业会考的考场,祝一华既期待万分,却也忐忑不已。期待的是等这次理综毕业会考一结束,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好好在文科里“好好大干一场”了。这对于从小喜欢语文的祝一华来说,不可谓不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忐忑的是,尽管他一丝不苟复习了理综三科,但在理科方面一直有着短板的他,仍感觉少许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第一科物理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可以有20多分钟的休息时间。趁着这个空隙时间,祝一华带着随身文具下楼,来到考场教学楼前的一片空地上,一个人站在那休息了会儿。

正在这时,他忽然发现姜晓菲也站在一旁,还夹着两本课本在她的胸前,她的表情也有那么一点儿的忐忑不安。
“嗨,你也在这儿休息啊?” 祝一华主动走上前,和姜晓菲打招呼。
见到祝一华和自己打招呼,姜晓菲有些吃惊起来。之前在525班(理科班)的时候,因为和524班(祝一华所在的班)是相邻,所以高一那时就经常能在走廊看到祝一华。祝一华有没有也看到自己呢?她就不知道了,或许也注意到了吧。只不过当时双方,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只知道对方是哪个班的。

而当高二文理分班,姜晓菲从525理科班转到了524文科班,和祝一华从隔壁班同学,变成了本班同学。但直到他向自己打招呼之前,祝一华从未和她聊过一句两句,在教室里,两人相互碰面,就犹如熟视无睹的陌生人一样。来了524班后,姜晓菲被班主任刘老师任命为文艺委员,算是个“正牌”的班干,祝一华呢,则不过是个语文课代表。连在班级管理工作上,两人的交集也很少。

“看你这样,考得不错吧?” 姜晓菲直问道。
“哪里,和你的感觉差不多。”
“我的感觉? 你哪看出我的感觉了?” 姜晓菲好奇地问道。
“你的面部表情已经告诉了我。”
姜晓菲听到祝一华这话,觉得既好笑又疑惑不解,她转过身子,走了一步,正对着祝一华的脸,用她那妩媚和灵动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祝一华的脸,问道:“那你再看看,说说,我漂亮吗?”
长这么大,和女生也同桌了几次,但却还是单身的祝一华来说,这样的问题,虽说以前,他也曾在脑子里想过,要是有女生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回答呢?
文科高手就是文科高手,祝一华在迟疑了一会儿,又恢复了他一向的自信。于是,他也直视姜晓菲的脸,答道:“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一句如此简洁,生动的诗,直接点明了祝一华对姜晓菲这一问题的看法。
交过无数男朋友的姜晓菲,早就是个“阅男无数”的情场老手了。然后,像一个男生这样回答自己,况且还是被班里不少人称之为“高冷男神”的祝一华,这让姜晓菲惊愕不已,自认为是“大姐大”的她,眼下居然有些措手不及起来。
内心波澜起伏像祝一华,面上照旧保持了刚才的笑意表情,她轻松地称赞道:“真不愧是语文课代表,说话就是这么文绉绉的,很有‘文艺青年’的范儿。”

“谢谢文艺委员的夸奖,我哪能跟‘文艺青年’相比,只不过背了些古诗,随性而出而已。” 祝一华谦虚地说道。
祝一华说完,听到了进考场的铃声,决定结束和姜晓菲的谈话,返回考场。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姜晓菲却忙叫住了他。
“哎,把你Q号写下来给我吧,我以后还想向你请教问题呢。”

祝一华用笔在姜晓菲的物理课本上写下了自己的Q号和微信号,之后两人就分别再次返回了考场。
从那一天开始,祝一华和姜晓菲,开始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交集,两人第一次互相走进了对方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