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吗?多久查一次骨扫描合适?

欣欣看健康 2025-04-10 18:07:05

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骨扫描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检测方法,对于尽早发现骨转移的苗头至关重要,能为及时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不过,骨扫描过程中会用到带有核素辐射的物质,这让很多人心里有些担忧。毕竟频繁做这类检查不太好,那么,到底间隔多久做一次骨扫描才合适呢?

01. 骨转移的基本情况

骨转移通常不是只出现在一个地方,而是可能同时在好几处骨骼出现,或者在骨骼之间慢慢扩散。

骨转移特别容易盯上躯干骨区域,这个地方结构复杂,血液供应又丰富,就像是给癌细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长基地”。

第一次出现骨转移时,胸骨、骨盆、肋骨,还有胸椎和腰椎这些部位,常常最先受到影响。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做完手术以后,骨转移一般在三年内就可能发生。

具体来讲,大概有1/4的患者在术后两年内就会出现骨转移,还有1/3的患者会在术后第二年到第五年之间遭遇骨转移。

02. 骨转移的症状

在骨转移刚开始的时候,症状不太明显,很难一下子就发现,这样就有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但是,随着病情慢慢加重,骨转移就会出现很多比较明显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其中,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每个人疼痛的程度和感觉都不太一样,而且可能会随着病情恶化越来越严重。

疼痛的位置往往能直接提示骨转移的地方,比如腰椎转移就会引起腰痛,胸椎转移会导致背痛。

另外,骨转移经常会伴随着局部肿胀。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骨骼里不停地生长,破坏了骨骼结构,还刺激周围的软组织,让它们肿起来,而且随着病情发展,肿胀的范围还会变大。

更严重的是,骨转移还可能引发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症状一般意味着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必须马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03. 早发现的重要性

及时进行骨转移筛查,早点发现复发的迹象,然后马上开始全面的解救治疗和骨改良方案,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很大意义。

一旦确诊骨转移,如果不能马上采取有效治疗,大概有1/3的患者在接下来三个月内可能会出现病理性骨折,甚至可能会受到脊髓压迫这种严重伤害。

临床数据显示,在骨转移确诊后三个月内就开始用骨改良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骨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和治疗延迟超过三个月的患者比起来,好处很多。

很多骨转移还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一开始常常只表现出骨转移的症状。

但是,因为筛查和诊断不及时,往往要等到内脏转移的症状出现才发现,这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

04. 骨扫描

骨扫描是筛查骨转移的重要办法。给患者注射一种带有99mTc核素标记的药物,几个小时后,药物会均匀地分布在全身骨骼,然后通过拍照来观察骨骼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情况。

要是某个地方的骨骼吸收核素特别多,也就是代谢特别活跃,这通常就表示这个地方很可能有骨转移,这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很高。

一般来说,骨扫描注射的99mTc核素剂量是25mci,辐射剂量大概是4.2mSv。对比一下,常规CT扫描的辐射剂量大概是3mSv,增强CT可能高达10mSv。

要知道,99mTc核素的半衰期比较短,只有6小时,也就是说注射到身体里后,放射性强度很快就会降低。

大概24小时后,和患者保持1米距离,受到的辐射剂量就降到原来的1%了,而且这个剂量还会随着时间继续减少。

所以,做一次骨扫描,患者受到的辐射量差不多相当于做两次常规CT检查。至于对周围人的影响,主要看和患者保持的距离,还有核素在患者身体里的代谢情况。

一般只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或者在检查结束24小时后再接触患者,对别人基本不会有明显的辐射风险。

05. 骨转移的诊断

骨扫描ECT是筛查骨转移常用的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所以,当E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时,一般还需要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认。

PET/C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在检查全身肿瘤病灶和确定转移范围方面有优势,不过,因为它费用比较高,所以使用次数相对较少。

06. 多久做一次骨扫描?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对所有患者都进行骨扫描筛查不太现实,还可能造成“过度医疗”。

为了提高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应该重点针对复发风险比较高的患者群体进行筛查,这样更有意义。

但是,关于骨扫描最合适的检查频率,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明确的标准。

多久做一次骨扫描呢?

这要考虑很多因素,像肿瘤的具体特点,比如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没有转移、疾病分期、组织学分级,还有病理分子分型等信息。

同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像手术怎么安排、系统性治疗策略,以及患者是不是按照要求治疗,这些也都是必须考虑的。

哪些人属于高复发风险人群呢?

国家卫健委的指南明确说了两类高风险人群:

一类是淋巴结转移数量超过4枚的患者;

另一类是淋巴结转移在1到3枚之间,但有危险因素的,比如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且组织分级G3,或者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多基因检测显示高危,以及HER2阳性的情况。

对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医学建议每年做一次骨扫描检查,连续监测五年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改成每两年检查一次。而对于复发风险比较低的患者,目前还没有常规的骨转移筛查建议。

2 阅读: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