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空军是各国执行空中作战的核心军种,也是一场战争能否打赢的关键性力量,就比如利比亚战争,美欧北约基本没有派出地面部队,皆以空中打击为主,硬是把卡扎菲的政府军给击溃了。
所以空军是很多国家,尤其是美俄日等大国重点发展的部队,就是想在潜在的空战中保持优势。
不过,空军并非是唯一的空战部队,海军的航空兵也能执行空中作战任务。
那么这两种部队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下面我从隶属关系、任务定位、作战环境等维度来谈谈空军和海航部队的差异。

在隶属关系方面:空军比海军航空兵高一个等级。
空军与陆军、海军、火箭军一样,属于战区级的独立军种部队,军政主官需要授上将衔,直接隶属于军委领导。在军改以前,空军的军事主官,还是由军委委员兼任的,比如马晓天上将就是军委委员兼任的空军司令员。
可海军航空兵就不一样了。海航只是军种建制下的一个兵种之一,跟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岸防部队、水面舰艇部队共同组成了海军的五大兵种。
可见海航连独立的兵种都算不上,更别说跟空军这样独立军种相比呢?!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而且,海军的三大舰队都设立有海航部队,处于副战区级的舰队序列之下,仅仅作为正军级单位存在,比如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成功地面模拟航母起飞第一人、驾驶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成功着舰第一人的戴明盟就升任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司令员,被授予少将衔。
在作战环境方面:空军比海军航空兵作战更全域
空军是一种全域作战力量,其核心是夺取陆地、海洋、边境空域的制空权;除此之外,空军一方面可以通过远程轰炸、对地攻击、核威慑来实现战略打击任务;另一方面配合空军预警机和防空系统拦截敌方的飞行器和导弹来实现国土防空……
无论是攻,还是守;无论是空对空,还是空对地,皆属于空军的作战范畴,比如跨区域部署、高原作战、纵深打击等等,空军都能做到,能够协同陆军、海军等各个军种展开多维战场作战。
像俄乌战争,俄军就利用空天军的优势,沉重打击了乌军基地、弹药库等战略要地;伊拉克战争也是一样,美国空军远程投送、战略轰炸,配合进入地面的美军陆军,打的萨达姆大军晕头转向,迅速溃败。

海航部队是一种局部作战力量,核心任务是支援海军作战,而非是主导性作战力量,往往以海洋为核心战场,不像空军能在海洋、陆地、山区、高原等多地形作战。
包括舰队防空、反舰、反潜、海上侦察,皆属于海航部队的工作范畴,但往往需要配合海军舰艇、潜艇等力量协同行动。
毕竟海航的主战场是海洋,而海航的装备又是以飞机为主,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得有搭载平台,所以,航母、两栖攻击舰、护卫舰等水面舰艇,就成为海航部队赖以生存的“移动式基地”。
既然水面舰艇是海航的“家”,那它必须得守护“家”的周全,否则自己就寸步难行,以至于海航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击敌方舰艇,保护自身舰队安全,夺取海上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同时利用巡逻机配合舰艇猎杀潜艇执行反潜作战,也是为了保护舰艇安全;同时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灵活机动能力,支援两栖作战,这在海滩登陆、夺岛进攻方面尤为重要。
在武器装备方面,空军比海军航空兵的装备齐全一些。
目前,我国所服役的全部战机中,绝大部分都属于空军执飞的装备,包括我们所熟悉的五代隐形机歼-20威龙、四代半战机歼-16潜龙、三代战机歼-10猛龙、三代机歼-11应龙等歼击机系列;还有战略运输机运-20鲲鹏、中型运输机运-8鸿鹏、中型运输机运-9麒鹏;以及预警机空警-500的千里眼-500……
总之,空军既有作战用的歼击机、轰炸机;也有后勤保障的运输机、加油机;还有战略支援的预警机,以及学习培训的教练机,可谓是应有尽有。
这些空军的战机,几乎全部都要依赖陆地机场,可能极少部分战机才具备高原或短距起降能力,像美国的F-35隐形五代机就有此功能。
对于那些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空军战机,会携带空对地、空对海、空对空导弹;尤其是像轰炸机,还能发射核武器。

海航部队的飞机就没有这么全面了,除了搭载在航母上的舰载机歼-15飞鲨属于折翼攻击战机外,基本就没有其他折翼攻击机了,其余的飞机大多属于直升机。
毕竟海航部队执行海战作战时,依靠的是舰载平台,空间不大,容积率较小,直升机体量本来就比战机小一些,又可垂直起降,所以海航的飞机,无论是反潜机、侦察机、运输机等多种型号、多用途的飞机,往往以直升机为主,它们与水面舰艇共同形成海空防护网,当然也有岸基的大型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等机型。
由此可见,海军航空兵只是“海洋上空的卫士”,主要局限在海域,而空军则属于“天空的主人”,体现在全域,两者互补构成了国家立体作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