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一个道士来找晁盖,此人正是一清先生公孙胜,此来找晁盖的目的与刘胜、吴用等人不谋而合,都是为了生辰纲。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家三兄弟七人好生商议之后,便各自准备去了。话说这梁中书为其岳父准备好了十万贯金珠宝物的生辰贺礼,一番筹划后,便由杨志带着十一个厢禁军扮成脚夫担着装有宝物的担子,另加两个虞候、一个都管,一行十五人上的路来。此时正是阴历的五、六月份,酷暑难奈,而杨志怕路上遇到劫匪,所以都是上午9点左右、出发下午3、5点钟便歇,赶着大日头的时候行在路上,这可就苦了几个人,所以其他人都是怨声载道。这一日到了一处岗子,几人要在林中歇息,而林中恰有七个卖枣的商客也在林中休息,杨志无奈只得同意。此时,一个卖酒的人也来到此处,几个厢禁军又热又渴就想买酒,而杨志因担心有诈,本不同意买酒喝,可厢禁军见卖枣的商人买酒后喝得香甜,已是忍受不住,而杨志也是见商客喝了无事便放在戒心也就喝了。不想,这几位客商和卖酒之人都是晁盖等假扮的,酒中自是有药,杨志等人喝后便四肢无力,只得眼睁睁看着那十一担宝物被晁盖等人拿走。

正可谓:杨志运宝暑中行,打骂厢军积怨深。吴用等人巧施计,夺取生辰留义名。

在这一回中,重点就写了杨志带着一行人运送生辰纲。杨志因为担心路遇匪徒,都是在正午白天的时候行路,可是当时正是暑中,大家担着重担在烈日下当然是苦不堪言,可杨志不是从财物上安慰、言语上劝解,而是动不动就用鞭子打人、出口就是骂人,这样大家才会积怨越来越深。虽然不能说杨志不对,可我觉得他的方法还是有待斟酌。用人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恩威并施。只采用棍棒打骂的方式怎能服众呢。如果他在上路之前就和大家晓以利害,达成一致认识,如果再加以钱财的许诺,即使大家路上辛苦,我想也不会非要在林中休息,而且还要喝酒了吧,那也许就不会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了。可恰是他的方式方法,导致大家无法忍耐,才会更加不管不顾,正中了吴用等人计策。
这就像企业老板用人,只是一味地用规章制度,惩罚的方式要求员工服从,正是迟到一分要扣钱,加班半天没奖励,但大家怎么能心中无怨言呢。身处领导之位还是要仔细想一想用人之术的,希望我们都能得一好领导,知人擅任,奖惩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