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该是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代,身边的年轻人正悄悄加入“单身大军”,甚至直接对婚姻和生娃说“不”。
中国目前有2.4亿单身人口,预计到2040年这个数字可能飙升到4亿,那时走大街上将会满眼都是“单身狗”!
结婚率断崖式下跌,离婚率却持续攀升,是什么让曾经渴望“白头偕老”的年轻人改变了主意?当婚姻和生育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时,国家和社会又该怎么办?
年轻人为何选择单身?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2024年最新的人口动态,目前全国大约有14亿人,单身的就有2.4亿。
啥概念呢?差不多每5个人里就有 1 个单身,要是光看适合结婚那拨年轻人,数据更让人惊讶。
27 岁的人,一半多都没结婚,29 岁的人,也有不少单着,而单身这事儿,在城里和乡下,还有男女之间,表现也不太一样。
在城市,30 岁还没结婚的人挺多,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30 岁以上的女性,一半都没嫁人。
城市里那些学历高、挣钱多的女性,自己能养活自己,更想实现个人价值,对精神方面也有追求,所以找对象结婚特别慎重,不想凑合。
可在农村就反过来了,2022 年,乡村里 25 到 29 岁没结婚的人接近一半,30 到 34 岁、35 到 39 岁没结婚的也有一定比例,30 岁以上的男性,三分之一都单着。
农村小伙娶媳妇太难了,彩礼高,房子也贵,而且农村姑娘择偶标准也提高了,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农村小伙,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这也就造成一个现象,想找对象的两拨人怎么也不可能碰到一起,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乐意单着。
甚至很大一批人把单身当作保平安,奉行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理念,过好单身的每一天。
但在长辈看来,年轻人就是胡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结婚怎么传宗接代。
可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就每天挣得那点工资,想结婚、养娃,那就是在开玩笑,干脆直接选择“躺平”,从根源上解决这个困难。
并且这种“单身万岁”的想法,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符合自己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单身大军。
直接影响的就是社会生育率,于是自以为专家的人士就说当年年轻人自私、不肯吃苦.....
那为啥现在年轻人在婚恋这事上都往后退呢?真的是年轻人不努力吗?温铁军教授直接站出来替年轻人发声。
别把锅甩给年轻人!
也就在今年3月份,温铁军教授在采访时有提到这个问题,直言:
我们这一代人不能把责任归咎于新生代,生育率低不能怪年轻人。
如果非要有知识分子去这样解释,那不是知识解释,而是无知解释!
温教授的话直接说到了年轻人的心坎里,这不光是年轻人的责任,和现在社会的现状也有很大关系。
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要结得起才行啊!
结婚三件套:彩礼、婚房、婚车,少哪一样哪家闺女愿意嫁你!
现在的结婚更像是在谈一场“交易”,开口就是十八万八的彩礼,这还是一般水平,有的地方更高。
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觉得彩礼在结婚时很重要,是个礼节。
但这么高的彩礼,很多年轻人承受不了,有些情侣就因为彩礼谈崩了。
婚房,一般小县城一套也要六七十万,要是女方要求在市里买,就要上百万,更甚者一二线城市的,高达数百万!
就说北京,2024 年平均房价一平米 6 万左右,买个 80 平米的房子,得 480 万。
要是一个年轻人一个月挣 1 万,不吃不喝得 40 年才能买得起。
就算贷款买房,每个月还房贷压力也大,生活都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结婚都结不起、还提什么生孩子。
可以说,结个婚,不仅需要掏空老一辈的积蓄,还要让自己背上几十年的贷款,这和“坐牢”有什么区别!
说到这个,提一嘴最近山西大同的“订婚强奸”案,男方被判3年,这样的案例还不在少数,年轻人又怎么敢结婚!
再一个,就算“侥幸”结婚了,生活成本上的增加,在孩子和柴米油盐上离婚的还在少数吗?
从吃饭、穿衣、住房子到看病、孩子上学,到处都得花钱。
参考2024版《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把一个孩子养到成年的成本在68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意外生大病等等。
成本太高,以至于年轻人不敢去想,所以说全是年轻人的责任?还真不是这样.....
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是收入上万的,很多都还在三千、五千徘徊,每月除了房租和日常开销,最后又能攒下多少?
而且在大城市,房租和物价都高,很多年轻人为了省钱,只能住到远郊区,每天花大量时间在路上,累得不行。
再一个,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年轻人工作压力特别大,根本顾不上谈恋爱结婚。
人社部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周工作 47.8 小时,在互联网、金融这些行业,加班是常事,很多人每天工作超过 10 小时。
工作一天下来,年轻人都累坏了,下班后只想休息,哪有精力去交朋友、谈恋爱。
而且现在好多工作不稳定,找工作又越来越难,很多年轻人担心丢了工作。
所以,他们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提升自己,好保住工作,哪里还愿意结婚。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多的人觉得自己工作像 “牛马”,压力可见一斑。
还有就是,现在年轻人观念变了,他们更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婚姻的看法和以前不一样了。
特别是女的,很多学历高的女性觉得,结婚得有爱情,不能随便找个人嫁了。
她们追求自由、独立,不想因为结婚放弃自己的梦想和事业。
调查显示,00 后这一代,对婚恋的看法更自主,不把结婚当成完成别人的任务,而是看作提升自己幸福的方式。
这种观念的变化,让年轻人找对象时特别小心,宁愿单着也不想将就。
国家还是出手了
年轻人是开心了,每天都活在当下,享受自己的单身生活,可最后影响的却是整个社会。
最直观的就是,新生人口生育率降低,2023 年,结婚率只有 5.3‰,生育率降到 6.77‰,都是历史最低水平。
这样一来,老人越来越多,干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原本的收支平衡就会打破。
而且按这个节奏发展,以后老龄化会更严重,养老金缺口会更大,这就会引发大问题。
当然,国家也早早发现这个现象,专门针对年轻人“单身潮”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施压”,要打破这个局面,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孩子。
第一个解决的就是年轻人头疼的房子的问题,
现在的房价一天一个样,很多地方还是在连年上涨,而国家已经在出台各种政策,目的就是将房价调到正常。
并且在买房上,很多城市增加保障性住房,像公租房、共有产权房,降低年轻人买房门槛。
像北京的公租房项目,就帮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解决了住房问题。
有些地方还给购房补贴,例如河南三门峡规定,28 岁及以上未婚的人,在市中心买首套新房,能补贴 1 万。
这些政策稍稍缓解了年轻人买房的压力,结婚不再是之前的“天方夜谭”。
另外一个对男方来讲算是比较好的消息,国家在大力倡导文明彩礼,禁止大操大办!
截至 2023 年,在全国设立了1806个婚俗改革试验区,提倡的是 “零彩礼”“集体婚礼” 等新模式。
就比如宁县固原那边,彩礼明确规定红线是9.6万,婚礼酒席不得超过10桌,另外对“零彩礼”的家庭优先评选文明家庭,并且在家庭成员就业上进行帮扶。
而在福建大田县更是为做到“零彩礼”政策的新人免费提供养老保险,大大做到了鼓励年轻人结婚。
目前,全国 793 个村将彩礼上限、宴席标准写入村规民约,如福建尤溪县规定彩礼不得超过家庭年收入的 3 倍,违反者纳入 “道德黑榜”
这是国家出手的效果,从根本上遏制彩礼对年轻人结婚积极性的打压,并且最近人大代表还在相关问题上做出提议,都在为此事做努力。
不过毕竟彩礼这件事在中国传统上根深蒂固,尤其是农村,老一辈想法就是给女方的保障,而且彩礼给的越高,女方越有面子。
这也是农村为啥娶媳妇难的根本原因,但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推广下,这些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结婚的事情已经在解决,生孩子,养孩子的事自然没有落下,针对婚假、产假上,国家在逐步推行政策,延长假期时间。
当然,还是在探索中,不过已经一点点试行,而这么做也是为了让新人爸妈没有第一次做父母的压力。
假期有了,补贴自然也不会落下,就比如在呼和浩特市生一个孩子给 1 万,生二孩给 5 万分五年给,生三孩及以上给 10 万分十年给。
这可是实打实的给钱,减轻育儿成本,也在一方面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娃。
另外,生育家庭可以减免税收,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里,增加了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项目,减轻家庭税收负担。
还有一个对女性来讲最“恶心”的问题,有不少公司会歧视已婚女性,担心他们会怀孕休产假等,想必不少年轻女性都有遇到过这个问题。
而国家针对这件事也做了明确规定,企业招聘不能歧视女性,不能问婚育情况,不能把妊娠测试当入职体检。
通过立法保障女性生育期间权益,防止因生孩子被降薪或辞退,这也是在间接支持年轻人结婚生娃,国家会给他们兜底。
写到最后
不过,要彻底改变现状,还得慢慢来,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
年轻人观念转变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社会对单身和婚恋的态度也得更包容。
相信在国家政策推动和社会观念改变下,年轻人会重新对婚姻生育有热情,勇敢追求幸福。
以后,我们能看到更多幸福家庭,感受到爱和责任在社会传递,让爱不再遥远,让幸福成为生活的主调。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