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远嫁,结婚一年后怀孕,由于孕早期有间断出血需要保胎,女婿工作忙婆家也不愿出人帮忙照顾,女儿和女婿商量认为我来照顾比较方便。
我就这一个孩子,难得她31岁才有了自己的宝宝,就欣然接受。
我想着以后好好对待女婿,拿他当自己的亲儿子,只要他们过的好开开心心,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可是生活到一起才发现女婿性格内向,很少说话,自私,挑剔,开始还觉得是地域差异。
他南方我们北方,或者是家里多了我这个丈母娘不习惯,其实都不是,他就是没把我当家人,眼里根本没有我。
每天我除了里里外外打扫卫生,给他们做一日两餐,还自带生活费给他们买菜买水果,尽管如此,饭菜有时不合胃口他要么不吃,要么吃两口就点外卖,水果也是尝一下不好吃就扔垃圾桶,有时和女儿拌嘴了就拉着脸好几天不说话,每天我都小心翼翼,担心女儿哪里又惹到他,或者饭做的合不合胃口。
买的水果好不好吃,几次都待不下去了,无奈女儿产检从头到尾都不顺利,期间还做了羊水穿刺,也不敢冒然离开,只能忍气吞声一直到预产期亲家和亲家母来了想着可以解脱了。
因为他们是下午两点到家的,我早早就准备了一大桌菜,可能是路途遥远一路颠簸也或者是厨艺实在差劲(我家那边公认还是不错的)他们也没怎么吃。
到了晚上两亲家张罗喝酒,亲家母去了厨房我就给打下手,亲家和女婿都喝了酒,他们用我和女儿听不懂的方言边聊边喝,一顿饭吃完夜里10点多了,残汤剩菜,一片狼藉。
我连忙打扫洗涮而两位亲家却起身换衣服换鞋说他们初来乍到要出去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让我慢慢收拾,同时也叫女婿和他们一起去,我和女儿傻傻的四目相对,熟悉环境要大半夜的去吗?
女儿月子期间亲家母只负责做二顿饭,亲家每天晚上要喝大酒,自己一个人喝多了还坐客厅里骂人,我和女儿只知道他在骂人,却听不懂骂的什么,到底在骂谁,在医院四天他们只来送两次饭,中午两点到三点,下午九点多(做好饭亲家喝酒要两小时才来送饭)。
白天晚上都是我在医院忙前忙后,包括宝宝黄疸住院女婿在父母来之后就瞬间变成了大宝贝,而两亲家除了一日二餐,没错,一日二餐,月子餐月子餐呀,每天饭后两人立马出门,今天说去这儿看看,明天说去哪儿看看,不到饭点不回家,就这样还没出月子就闹着要回家,后面死活不待了。
我被迫接手带外孙到今天宝宝10个月,即便是不被女婿尊重看女婿脸色被亲家拿捏,我也是尽心尽力不曾有丝毫怠慢,昨晚女儿和女婿因为宝宝掉床摔了吵架女婿当着我的面顺带骂了我,拜托广大知给个建议,我该怎么办?
家里家外婚姻咨询师有话说:
面对这样的困境,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和需求,同时理性评估家庭关系中的核心矛盾。以下是我的一些分析及建议:
第一步:冷静下来,保持情绪稳定
允许自己愤怒和难过:被家人辱骂会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不要压抑情绪,先给自己时间消化(如独处、找朋友倾诉)。
第二步:分析矛盾的根源
1. 反思冲突的直接原因:
女婿的辱骂是长期积怨的爆发,还是某件事的临时冲突?
是否有误解或沟通不畅(如育儿方式分歧、生活习惯差异)?
2. 评估自身处境:
你带外孙是自愿帮忙,还是女儿/女婿认为这是“义务”?
是否因为经济依赖(如住在女儿家)而难以离开?
女婿是否习惯性不尊重你,还是第一次发生?
第三步:与女儿坦诚沟通
明确表达感受:
用非指责的语气告诉女儿:“我被(女婿)那样骂,心里很难受。我不是不能接受意见,但这种方式让我觉得不被尊重。”
了解女儿的态度:
观察她是否愿意调解矛盾,是否理解你的付出。若女儿袒护丈夫或漠视你的感受,需重新评估这段关系是否健康。
提出你的需求:
“我需要他道歉,否则我很难继续在这里生活。”
第四步:设定底线,做出选择
选择一:继续留下带外孙,但必须改变现状
要求女婿道歉:
通过女儿或当面明确表示:“骂人是不可接受的,我需要你道歉。”若对方拒绝,说明他缺乏基本尊重。
划清界限:
明确告知:“我来帮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你们需要调整态度。如果再发生辱骂,我会立刻离开。”
减少过度付出:
若之前包揽所有家务,可逐步退回“合理帮助”范围(如只带孩子不做饭),避免让对方觉得理所应当。
选择二:暂时或永久离开
短期离开:
告知女儿:“我需要时间平复情绪,先回家住一周。你们自己安排孩子的事。”此举既保护自己,也让对方意识到你的重要性。
彻底退出:
若矛盾无法解决,且女儿默许丈夫的行为,可明确说你们需要自己负责育儿,我不能再忍受这种对待。
第五步:长远策略——重建家庭关系或保持距离
第一、若选择修复关系:
建议家庭会议:邀请女儿、女婿共同讨论分工、沟通方式,必要时引入亲友或心理咨询师调解。
明确角色:你是“帮忙者”而非“免费保姆”,有权拒绝不合理要求(如24小时带娃、贴补家用)。
第二、若选择保持距离:
减少介入女儿家庭事务,仅在重要时刻(如孩子生病)提供有限帮助。
通过定期探望外孙维系感情,但避免长期同住。
瑜峰老师有话说:
1.优先保护自己的尊严:
容忍辱骂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你的付出值得被尊重,而非被当作“软柿子”。
2.避免“自我牺牲式”付出:
带孩子是情分,不是义务。健康的关系需要双方互相体谅。
3.给女儿成长的机会:
如果女儿依赖你却纵容丈夫,你的离开可能迫使她直面问题,学会经营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