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举全家之力翻盖农村房屋,过程中地基夯实度、钢筋用量、墙体垂直度、顶板裂缝等问题接踵而至。甲方乙方的参与者们带着不同情绪,提出了各种建议,这些场景都成为我思考人生第一性原理的契机——究竟如何获得幸福自在?
【第二幕:偏差应对图鉴】面对工程偏差,众生相毕现:有人只会抱怨却不解决,有人拒绝接受不同意见,有人反复强调"早该听我的",有人试图掩盖问题。这些反应恰似多棱镜,折射出不同人面对意外的纠偏能力——有人让事情更糟,有人全力解决问题。
【第三幕:薛定谔的施工现场】这让我想到薛定谔的猫实验,未观测时的量子叠加态正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每个问题都蕴含多重可能性,直到我们采取行动才会"坍缩"成具体结果——选择抱怨或解决,决定着我们走向哪种现实。
【第四幕:动态平衡之道】"家和万事兴"的本质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接受不同意见,允许合理偏差,像调整建筑误差般校准生活。这种不被情绪裹挟的智慧,正是通往"无心挂碍"的幸福之道——盖房如此,婚姻、育儿、工作亦如是。
【终章:住进流动的永恒】当学会在建设中接纳不完美,那些3厘米的误差、细微的裂缝,反而成了光照进来的地方。原来幸福自在的真谛,藏在"事到无心皆可乐"的智慧里——不执著于绝对控制,方能住进流动的永恒。
【后记】这让我想到了薛定谔的猫,当你打开箱子之前,猫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是量子叠加态。这个状态,也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也就是说事情的发展可能有很多结果,也许是好,也许是坏。
当你打开箱子那一刻,结果就注定了,也就是量子塌缩了,猫要么是死,要么是活。所以你到底是想要事情朝哪个方向发展,完全取决于你。
大家都说“家和万事兴”,什么是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就是平衡,允许不同的意见,允许事情出现偏差,在动态变化中寻求平衡。如果有这种认知,而不被情绪和固执左右,久久为功,你就达道了。什么是达道,简单来说,就是心不被任何事物所挂碍,那就是我们一生所追求的幸福自在。
盖房是事,婚姻是事,孩子是事,工作是事,事到无心皆可乐。无心,不是说不作为,而是不挂碍,活在当下,一期一会,常活常新,动态平衡。
愿我们都能明白我们一生到底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