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挑起关税战后,中美关系日趋紧张,无论在经济外贸交流还是军事武器对比上,均显现出浓烈的对抗氛围。
众人聚焦六代机与航母进展之际,美国智库转而深入调研美军空军基地飞机掩体,并发布相关报告。
报告指出中美军事基地建设存在巨大差异,美智库警告称,若修建步伐不加快,美军未来或将面临惨重代价。
该报告展示了何种数据?何因促使美国加速地下军事堡垒建设?此举是否意味着美国欲与中国展开军备竞赛?
【俄乌冲突的启发】
俄乌冲突中,美方支持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和资金。尽管最终结局不尽如人意,但美方的立场与行动是明确的。
乌克兰利用先进武器多次袭击俄罗斯军用机场,新华社报道,2024年4月5日凌晨,乌克兰再次对俄罗斯发动无人机袭击。
导致至少6架俄战机被毁,8架受损严重,超过11名俄军人员丧生,含图-95轰炸机和苏-25电子战机。同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
俄罗斯防空系统击落53架无人机,双方损失惨重。战争导致痛苦与伤亡,无真正赢家。
哈德逊研究所分析指出,俄军战机频遭乌克兰成功偷袭的关键因素在于。
俄罗斯停机场缺乏足够加固机堡和飞机掩体,致使战机只能露天停放,从而轻易成为无人机攻击的目标。
俄乌战争中期,俄方大规模修建地下军事设施。据此,哈德逊研究所推测,若中美发生冲突,美方空军基地的飞机掩体状况或将面临严峻考验。
该报告指出,中国全国新增超3000个飞机掩体,含650多个高防护加固机堡及近2000个简易掩体,展示了飞机场建设的具体情况。
在台湾海峡1850公里战略半径内,中国已建成由134个空军基地构成的密集网络,该网络建设历经十多年,始于2010年。
过去十余年间,美国仅增建2个加固机堡与41个简易掩体。美智库指出,此举措无异于将价值6亿美元的飞机直接暴露于敌方威胁之下。
夸张词汇显示美国在基建上大幅落后,尤其考虑到美军自豪的空军优势,如先进的B-21轰炸机与F-35战斗机。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表现不尽如人意?
【美军战略规划的深层次矛盾】
美国军费支出全球最高,2025年4月10日公布的国防预算达1万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高军费支出下,美国空军基地防护仍落后于中国,表明美军费分配存在结构性失衡。
美国军费主要投入新型武器研发采购,如系统作战无人机项目,却忽视了基础设施这类关键领域,这些领域虽不起眼但至关重要。
该研究报告细致计算指出,美军一架B-21轰炸机造价约6亿美元,相同金额足以建造100个加固机堡。
此外,美国基建能力衰退也是原因之一。自工厂大量外迁,资本家专注金融业后,美国制造业逐渐空心化,并出现熟练工人匮乏现象。
美国在相同军事基地建设项目上,成本与时间均高于中国,且工程效率极低,这一原因所致。
最后,美国高层对中美战争可能性存分歧,部分人士认为战争不会爆发,因此不急于加固机堡和飞机掩体建设。
美智库针对当前形势,向美军提议重新规划军费,强调首要任务是即刻着手大规模加固军事基地,以期提升防御能力。
美专家报告指出,加固机堡虽无法保证战机绝对安全,但能增加对手攻击成本,迫其使用更多高价值导弹,这对解放军构成重大挑战。
美军军机安全保障受多因素影响,对此美军回应称,他们采用“敏捷作战部署”概念,将军机疏散至西太平洋临时岛屿机场。
但美智库质疑,修建临时机场费用远高于加固现有机场,该计划能否有效执行仍是未知。
双方各执一词,未来战场不仅限于混凝土机堡。对美军而言,若连机场基本防护都无法保障,正面战场打击能力更无从谈起。
【结语】
中国修建众多飞机掩体,旨在保障国防安全,非军备竞赛。望美国同样如此,其在印太地区加强控制时,不应威胁中国国土安全。
美国智库报告侧面显示,美国专家对中国军事实力增长深感焦虑。然而,中国坚持友好外交政策的立场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