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密度大的塘,草鱼饲料投喂量咋把控,精准投喂保效益
在咱们的水产养殖里,养殖密度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养殖草鱼的塘口来说。养殖密度大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跟着来了,就拿草鱼饲料投喂量来说,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投喂量要是没把控好,要么鱼长不好,要么养殖成本大幅增加,效益就无从谈起了。
咱们先看看养殖密度大对草鱼投喂量产生的影响。当养殖密度增大的时候,草鱼的生存空间就相对变小了。就像咱们人住在一个拥挤的小房子里,活动都施展不开一样。这时候草鱼的活动量会受到限制,它们每天的能量消耗也会跟着减少。正常情况下,如果养殖密度比较适中,草鱼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它们需要消耗能量去寻找食物、躲避同伴等,所以需要摄取较多的饲料来补充能量。但在密度大的塘口,鱼不需要那么多运动,消耗少了,需要的食物也就没那么多了。
从水质方面来看,高密度养殖会让水质变得很不稳定。大量的粪便和残饵堆积在塘底,很容易导致水质恶化。一旦水质不好了,草鱼的食欲也会跟着大打折扣。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臭烘烘的环境里,咱们人吃饭也没胃口呀。草鱼也是这样,水质差的时候,它们的嗅觉和味觉都会受到影响,而且恶劣的水质可能还会让它们产生应激反应,这时候就算你把饲料放在它们面前,它们也不愿意多吃,甚至还会少吃。这时候如果还是按照正常密度下的投喂量去投喂,那饲料就会大量浪费,残饵在水里进一步污染水质,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养殖密度大,草鱼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有限的空间里,鱼多了,每条鱼能获得的氧气、食物等资源就相对变少了。那些比较弱小的草鱼可能就吃不饱,而强壮的草鱼又会抢到更多的食物。这种不均衡的摄食情况会影响到整塘草鱼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如果投喂量过多,那些强壮的鱼可能会过度摄食,变得肥胖,肥胖又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像肝脏脂肪积累过多等,这会降低草鱼对疾病的抵抗力。要是投喂量过少,那些本来就获取食物困难的弱鱼就会越来越瘦弱,甚至死亡。
那怎么才能更精准地把控草鱼的饲料投喂量呢?
咱们可以从鱼的生长阶段来考虑投喂量。草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草鱼还是鱼苗的时候,它们的体型小,消化器官也还没有发育完善,这时候的投喂量就要少一些,而且饲料的颗粒也要小,这样便于它们消化吸收。随着草鱼逐渐长大,体型变大了,活动范围变广了,对能量的需求也就增加了,投喂量就要相应地增加。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观察鱼的状态。比如,在草鱼的幼鱼期,如果发现鱼群在投喂后很快就散开,而且有部分鱼在水面附近游动不安,这可能就是因为投喂量不足,它们还没吃饱。而如果在投喂后有大量饲料剩余,而且鱼对饲料不太感兴趣,那可能就是投喂量过多了。
水质的好坏也是决定投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质好的时候,草鱼健康,食欲旺盛,投喂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也不要太多,要防止水质因为投喂过多而变差。一般来说,在水质清澈、溶氧量充足、pH值稳定在合适的范围(通常7.0 - 8.5之间比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鱼的正常摄食情况,按照正常的投喂标准进行投喂,可能比水质差时多投喂5% - 10%左右。如果水质开始变得浑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有上升的趋势,这时候就需要减少投喂量了。可以先减少20% - 30%的投喂量,然后根据水质的改善情况再进行微调。比如说,当氨氮含量从正常范围的0.02 - 0.05毫克/升上升到接近0.2毫克/升的时候,就要果断减少投喂量,因为这时候水质已经不适合草鱼大量摄食了。
天气状况同样不能忽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水中溶氧充足,草鱼的新陈代谢正常,投喂量可以保持正常水平甚至适当增加一点。但是到了阴天,由于光照不足,水中的溶氧量会降低,草鱼的生长速度会变缓,这时候就要减少投喂量。一般来说,小阴天可以减少10% - 15%的投喂量,而大阴天或者下雨天,投喂量可能要减少30% - 50%。如果遇到强风暴雨这样的恶劣天气,在风雨来临前就要大幅减少投喂量,甚至可以停止投喂。因为这种天气下,草鱼的应激反应很强烈,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就算投喂了饲料,它们也吸收不好,反而会影响健康。
为了精确把控投喂量,咱们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的方法。比如和周围的养殖户朋友进行对比。如果能和周围那些养殖经验丰富、效益又好的养殖户进行交流就好了。可以观察他们塘里草鱼的生长情况和自己塘里的对比。如果他们的鱼普遍长得比自己的鱼快,而且饲料看起来也没有明显浪费的情况,那就说明自己的投喂量可能不太合理。可以从他们的投喂量、投喂方式、水质管理等方面去学习取经。也可以用两个面积、水质等情况相似的鱼塘来做对比。一个塘按照正常的预估投喂量投喂,另一个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调整投喂量,比如在某个阶段减少或者增加一定比例的饲料。然后定期观察两个塘里草鱼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以及饲料的剩余情况等。通过这样对比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来调整投喂量,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塘口草鱼的投喂量。
投喂的频率也很重要。在养殖密度大的情况下,不能一次投喂太多,可以把一天或者一餐的饲料分成几次来投喂。例如,原本一天投喂两次的,可以改成一天投喂三次。这样可以减轻鱼的消化负担,避免因为一次性进食过多而导致饲料浪费或者鱼的健康问题。当草鱼还比较小的时候,一天可以投喂3 - 4次,随着鱼的生长,逐渐调整到每天2 - 3次。而且在每次投喂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鱼的反应。如果鱼在投喂过程中很快就吃完饲料,而且表现得很迫不及待,那可能下次就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投喂量;如果鱼吃完后还在水面附近徘徊,或者在水底不活跃,那可能下次就要减少一点投喂量。
在养殖密度大的塘里把控草鱼的饲料投喂量,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的事情。从鱼的生长阶段到水质变化,从天气影响到投喂频率,每一个环节都对精准投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周全了,并且不断地通过观察、对比来调整投喂量,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投喂,让草鱼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咱们养殖户朋友们,可一定要用心对待这个饲料投喂量的把控呀,毕竟这关系到咱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和收入呢。如果因为投喂量没控制好而导致鱼生病或者生长缓慢,那可就太可惜了。我们要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位,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水产养殖行业里站稳脚跟,收获满满的收益。
而且,不同的饲料对于投喂量也有影响。优质的饲料,营养成分丰富,容易被草鱼消化吸收,在相同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的投喂量就会相对少一些。而质量较差的饲料,由于营养成分不均衡或者消化率低,可能需要更多的投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生长效果。所以在选择饲料的时候也要谨慎,要根据自己塘口草鱼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饲料。一般来说,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碑好的饲料是比较保险的做法。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保存,避免饲料变质影响其营养价值。
另外,鱼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投喂量。在养殖密度大的塘里,鱼更容易生病。如果发现鱼有一些病症,比如烂鳃病、肠炎等,这时候鱼的食欲会下降,就需要减少投喂量。因为生病的鱼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还按照正常的投喂量投喂,不仅鱼吃不下,还可能会因为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而加重病情。要等鱼病慢慢好起来之后,再逐渐增加投喂量。而且在鱼病治疗期间,也可以适当投喂一些能够增强鱼免疫力的饲料或者药物,帮助鱼尽快恢复健康,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养殖工作,确保饲料投喂量能够满足鱼的健康生长需求。
在养殖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要想真正把控好养殖密度大的塘里草鱼的饲料投喂量,就得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不断地去摸索、实践和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资源里,实现草鱼的高效养殖,让自己的养殖收益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