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全称为“汉族传统服饰”,又称汉服、华服,从黄帝到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中国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变而形成的独特的汉民族风格和特色,是中国“衣国”、“礼国”、“美丽的中国”、“上士国”的体现。承载着汉族的染织、刺绣等优秀的技术和美学。
对于汉服的传承,其主要的困难在于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汉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以及汉服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没有普及的异样性,现在大街上也有很多穿汉服的,不知道为什么,周围总是会有很多异样的眼光,这就使不少本来已经爱上汉服的兄弟姐妹们退缩起来。
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种气度,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汉族自古就是个相对内敛的民族,对美的追求不是极致的细腻就是低调的奢华,加上纺织业的相对发达,绫、罗、绸、缎、丝、帛、锦、绢 ......每个时期的不同营造了不同的让人惊叹的服饰之美。
每一个民族都有最适合他们的服饰,汉服的美有一种中国的温婉贤淑,宽容平和的气质在里面,如此的衣裳是符合东方文化及审美的。无论是外在的形式,飘逸的质感。只要穿着得体,就能显出东方人特有的气质。汉服代表着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气质,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及敬天礼佛、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蕴。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博大精深,追本求源,方知“天人合一”乃其精髓所在。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有人说复兴汉服就是主张复古,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觉得不是这样,汉服本来就是中国人民的遗产,复兴汉服和复古完全是两码事,我们不能喜新厌旧,祖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我们要把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