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娱签儿
编辑| 娱签儿
近期,网上的一篇“讣告”引发了网上议论纷纷。
没想到是信息学奥赛选手于行健因坠楼抢救无效身亡,年仅16岁,不禁让人惋惜。
而他坠楼的那一刻喊着“妈妈救我,我疼”,是不是也有一刻后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年轻前途一片光明的少年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
讣告
近日一则由贾淇中的网友发布的讣告内容告知东北育才双语学校的一名高二学生于行健,于2025年4月1日16时40分在沈阳市某小区坠楼,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而身亡,年仅16岁。
有些人看到这里惋惜年轻生命的离去的同时,肯定想着又是一个扛不住学业压力想不开的少年,但是大家有所不知,这个在东北育才的于行健同学是信息学奥赛选手,曾被称为“信息学奥赛天才”的少年。
如此优秀的少年猝然离开了我们,禁不住让人惋惜、感慨万分,于行健的生命就定格在了16岁231天,他留下的只有满墙的荣誉奖状以及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温暖他人的文字。
而在于行健坠楼时的那声从空中传来的“妈妈,救我”,更是让人心碎的无以言表。
这件事情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反响,“16岁,除了心疼还是心疼”“竞争太大了有时候真的难呐”
还有一些同样是学生家长的感叹,“我孩子五年级,也是面对了这种压力,家长更能看到真实一面……”
“打信奥的压力有多少人了解……大大小小的比赛很多,赛前通宵通宵睡不着真的是家常便饭,我作为一个家有平凡高中生的平凡家长,不敢想象这孩子的“黑夜+白天”是多么的疲劳和折磨”
网友们的发声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不管怎样,一个年轻的,并且各方面都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孩子,本可以顺利考上理想大学,拥抱自己的美好人生,却从此与我们天人两隔,谁人能不叹息。
通过讣告的内容,公众都了解到了这个天才少年的学习成绩如此优秀,品学兼优,性格温和。
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样一个堪称“完美孩子”的人怎么会如此冲动,这个事情真的如我们看到的这样吗?
事情原委
我们再一次看看这则让人感慨万千的讣告,上面写着于行健因为个人压力繁杂事情的原因。
真的是源于学习的压力吗?可是已经是很值得骄傲的成绩了,根据网上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于行健屡次获奖,并且奖项的含金量足以证明他的厉害。
于行健在初三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努力在CSP - J/S信息学奥赛选拔中拿到了131分,在辽宁省提高级二等评级名单中排名第三。
并且他还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学成果展示大赛总决赛中,以487分的好成绩,排名第一,获得金奖。
这上面的奖项网友们直呼这是我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这比赛看着就好难,更何况还得到如此高的成绩,这简直牛完了。
同样还发现了3月中旬,在2025年全国信奥辽宁省队选拔成绩中,于行健排名第十,总成绩620多分,未能入选省队。
在于行健的比赛经历中,以前的成绩都较为稳定且成绩优异,而近期的一次比赛当中的发挥失利,难道是这次竞赛的失利伤到了他骄傲的自尊心吗?
有细心地网友发现尽管于行健的学业很优秀,但是他好像一点都不快乐,他父亲的祭文中都不难看出对于行健的期望有多高,这无形的压力让人都难以喘气。
难道于行健的悲剧真的是由家庭对他的期许与压力吗?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祭文
在于行健的父亲看来,于行健从小就拥有着超高的能力以及天赋,各方面都不让父母操心,特别省心听话。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于行健却跟换了个人一样,像一个魔丸,变得有抵触心理,变得叛逆,但是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从于行健爸爸写的祭文等相关信息来看,可以推测出于行健爸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较大压力。
祭文中提到于行健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他失去了快乐,进入青春期后,高一开始变得叛逆,有一些较为激烈的行为表现。
这些都可能暗示着家庭环境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期望等给于行健带来了心理负担,尤其是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庸。
在网友看来于行健父亲的一些带有压力的话术很有可能就是导致于行健离世的原因,一时间其父亲祭文下的评论区沦陷了。
没想到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到父母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碌碌无为的过一生,不断地向孩子施加压力,目光所及已经被荣誉骄傲所覆盖。
殊不知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或者未来的就业压力,可能就一根稻草就能将其压垮。
启示
于行健的离世是复杂因素导致的,除了家庭压力,可能还有青春期心理变化、社会环境、自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于爸爸给的压力太大。
其实于行健坠楼事件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给予当代社会环境下的父母与孩子一些启示。
像于行健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心理状态就被父母所忽视,如果及时发现他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压力,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引导,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应多沟通交流,使孩子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建立起积极的心态和有能力面对压力。
还要应摒弃单一的成绩至上观念,认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兴趣培养、品德塑造等多个方面。
要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要将过高的期许强加在孩子身上,使其能在健康、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还尤为重要的是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让他们明白失败和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品质。
学生的学业成绩虽重要,但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换个赛道说不定又是一片天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