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汽车圈掀起了一股AI热潮。据统计,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上汽、东风、广汽等主流车企,以及岚图、智己、极氪等老牌车企新创品牌,还有斑马智行、亿咖通等车机服务商在内,已有超过20家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DeepSeek的加入,让这些车企在智能化赛道上迅速转型,形成了一股技术联动的浪潮。

事实上,当下的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普及,无论是行业还是消费者,都在期待和推动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DeepSeek的到来,恰好满足了车企对AI技术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其轻量化架构,显著降低了技术成本和本土化难度,使得传统车企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实现更好的人工智能体验。

但有意思的是,身处造车新势力阵营的华米蔚小理,却并未立即接入DeepSeek。这背后其实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新势力车企如蔚来、小鹏、理想等,已经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先发优势。他们更注重构建从算法到硬件的全栈能力,试图通过自研AI体系支撑差异化体验。
同时,新势力车企通常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视为核心竞争力,并注重通过独特的智能化体验打造品牌差异化,为了保持技术自主性,避免依赖外部供应商,更倾向于选择自主研发相关技术,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而非接入Deepseek等第三方平台。
例如,理想汽车提出了“空间机器人”概念,强调自研AI体系的重要性;华为鸿蒙智行、小米澎湃OS则依托手机生态,拥有成熟的AI应用和体验,更强调跨端协同优势,同时注重将AI技术与硬件深度绑定,以维持生态控制权。
从长远来看,DeepSeek的加入无疑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在积极布局AI技术,试图在智能化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然而,AI赋能汽车行业的真正价值点远不止语音助手,还包括智能驾驶、整车控制、整车研发等多个方面。未来,各大车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
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AI智能化概念正备受追捧,车企们也纷纷加大投入,试图在这一赛道上抢占先机。而从用户需求端来看,智能汽车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用户生活中的重要伙伴。DeepSeek的加入,无疑将全面革新汽车行业的智能化业态。

但众多车企选择接入DeepSeek,也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各家车企产品的独特属性,这也是诸多造车新势力暂未介入DeepSeek的深度考量。
DeepSeek的加入,无疑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但AI究竟能否为汽车行业实现真正的赋能,时间会给出答案。你觉得,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在智能化赛道上的竞争,最终谁能胜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