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生逝世20周年和黄家驹一样的天妒英才留下无数经典生前一次采访预言了自己的命运

品车一族 2017-08-17 10:37:50

张雨生和黄家驹一样,都是华语乐坛陨落的巨星,在最辉煌的时期溘然离世。1997年11月12日,张雨生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今年是张雨生逝世20周年,世界各地的歌迷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他,6月24日,第28届金曲奖颁奖典礼也将“特别贡献奖”颁给了张雨生,遥寄思念。

金曲奖上张雨生妈妈代为领奖

1966年6月7日,张雨生出生于台湾澎湖,小名小宝。父母都是台湾陆战队文工团的演员,张雨生小时候就经常被父母带到部队看他们的表演,小雨生边看边学,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音乐基础。

1985年,张雨生考入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和黄家驹在学校组建beyond乐队一样,张雨生也在学校开启了他的音乐之路。学生时代,张雨生就写了近百首歌,其中一首关注抗战老兵的歌《他们》,大三那年参加学校歌曲创作比赛,获得第一名。张雨生在大学还积极参加音乐社团,不但自己加入了政大吉他社,还力荐学妹陶晶莹成了吉他社的社长。

除了政大吉他社,张雨生还加入了一个乐队,Metal Kids(金属小子)。金属小子是政大一个重金属学生乐队,由于主唱陈子鸿大四即将毕业,因此在学校张贴海报招主唱,张雨生于是去应征。大家看到张雨生小小的个子,一副娃娃脸,西瓜头的形象,都不相信他能唱金属乐,于是张雨生给他们唱了一首《desert moon》。当第一句唱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陈子鸿当天就把所有的招人海报全部撕掉,并且自己退居吉他手,把主唱位置让给张雨生。1988年,有了张雨生的金属小子参加了第一届台湾热门音乐大赛,张雨生获得最佳主唱奖。

金属小子中的张雨生

得了奖的张雨生内心澎湃,一心要在音乐上闯出一番天地,两个月后,张雨生给父母留下一张纸条就出走了:我去闯天下,如果不成功不回来。那个年代,正是台湾思想文化解严的年代,经济起飞,万物新生,充满生机与希望,正需要张雨生这种高亢激昂,充满能量的声音。

华语乐坛著名制作人翁孝良,在一个音乐西餐厅找到了正在驻场表演的张雨生,将自己写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交给了他,正是这首歌,让张雨生唱响了大江南北。这首歌也被台湾广告界的明星摇篮——黑松沙士用来做广告主题曲,任贤齐,罗志祥,金城武,何润东等,都是从拍黑松广告开始走红的。

当时与台湾滚石唱片齐名,捧红了姜育恒、王杰、小虎队、蔡琴、郑智化等巨星的飞碟唱片,注意到了这个长着邻家男孩的脸,却有着惊人嗓音的新人,于是,签下张雨生给他录唱片。1988年11月,张雨生第一张专辑《天天想你》问世,只用了四天时间,专辑卖了10万张,一个学生歌手,出道第一张唱片,最终卖了35万张。

随后,张雨生拍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七匹狼》,创下3000万的好票房。他和王杰、邰正宵等人还一起合唱了电影主题曲《永远不回头》。走红之后,张雨生接到了服兵役的通知,临走之前,推出了暂别乐坛专辑《想念我》,也是轻松突破30万的销量。当兵期间,大学谈了四年的女朋友和他分手了,张雨生后来写的《还是朋友》,就是写给前女友的。

1992年,服完兵役的张雨生推出了第一张个人全创作专辑《带我去月球》,他包办了作词、作曲、演唱,并远赴美国迪士尼,和电影《狮子王》的录音师一起完成。这张专辑的内容非常宏伟,包含了对环境污染的控诉,对战争的反省和批判,还有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弘扬等,是张雨生内心真正想要的音乐,这张专辑的质量非常的高,完完全全体现了张雨生的创作才华,是当年唯一代表亚洲入围全美音乐录像带大奖的专辑,但是在市场反响上,却奇惨无比,销量直线下滑。

《带我去月球》巨大的落差让张雨生备受打击,他一度消沉,远离音乐,跑到山顶自家的果园躲了起来,每天就帮父母在果园拔拔草,过着半隐居式的生活。母亲体谅他的压力,建议他不要唱那么难唱的歌,他回答说,简单的给别人,难唱的给我。这段期间,张雨生甚至萌生了到国外学电影的想法,但是,短暂的调养过后,张雨生决定,去演舞台剧。

1993年,张雨生自己报名,加入了台湾果陀剧场。果陀剧场的演员,后来张雨生的好友陈幼芳回忆说,当时以为是剧场花巨资请来的,后来才发现是他自己报名来的。

张雨生演舞台剧绝不是一时兴起,他一直到去世前都在果陀剧场演出,先后出演了《淡水小镇》、《完全幸福手册》、《天龙八部之乔峰》等。在1997年,更是担任摇滚音乐剧《吻我吧娜娜》的音乐总监,创作了28首歌曲。这出音乐剧被台湾乐评界形容为“终于有可以媲美百老汇的音乐剧了”。

舞台剧的演出让张雨生渐渐走出阴霾,在唱片公司的要求下,张雨生制作了完全迎合消费市场的专辑《大海》,《大海》一洗《带我去月球》的惨淡,轻松大卖30万张,而主打歌《大海》更是让全中国对张雨生家喻户晓,成为他的代表作。

有了专辑的大卖,张雨生算是对公司有了个交代,于是换来了下一张专辑一半的创作权。他又“纠集”了一群音乐人,比如小虎队的金牌制作人陈志远等,“捣腾”出了半创作专辑《一天到晚游泳的鱼》,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于是,张雨生的创作“偏执症”又犯了,制作出了纯个人风格专辑——《卡拉OK.台北.我》。

张雨生的学长,“喜欢音乐”创始人陈子鸿说过:如果你没听过这张(卡拉OK.台北.我)专辑,你就没有听过张雨生真正的音乐。这张专辑,至少超前了三十年,直到今天,都是相当前锋的实验音乐。这张专辑里,张雨生的创作空间非常高,甚至连编曲配乐都参与进去,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以说是张雨生最经典的专辑之一,但是,市场反应却如泥牛入海,泡都没冒几个。

再次个人创作失利,也让张雨生更加反省自己。他觉得自己的音乐理念不适合自己的风格,因此,他将目光放在新人上,担任起了伊能静,陶晶莹的专辑制作人。但是,真正让他转型为金牌制作人的,还是张惠妹,一个来自台东的原住民小姑娘。1995年,张雨生到当时张惠妹驻唱的酒吧去听她唱歌,听完整场之后,他让人通知张惠妹,来公司签约。

张雨生以一首男女对唱《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带着张惠妹出道。随后,为张惠妹量身打造了《姐妹》、《bad boy》两张专辑,就这两张专辑,让张惠妹一飞冲天,跻身天后宝座。《姐妹》仅台湾的销量就破百万张,全亚洲创下400万张的销量,《bad boy》同样大热,一发行就卖出一百三十万张,仅次于当时如日中天的天王张学友的《吻别》。

成功捧红张惠妹后,张雨生以新的理念,又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1997年10月,张雨生推出第九张个人专辑《口是心非》,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张专辑。

1997年10月20日,张雨生在果陀剧场结束了舞台剧的排练,开车回家,还顺便搭送了剧场好友陈幼芳,将陈幼芳送回家4个小时候后,张雨生在台北往淡水的路上发生车祸,随后被送入淡水马偕医院急救,24天后,张雨生不治身亡。

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张雨生在出事前4天,为专辑《口是心非》录制宣传视频时,聊到自己的偶像莫扎特,张雨生说:“莫扎特的音乐就跟天使的声音一样的,上天给他这么短的寿命,就是为了让他把很多很多属于天上的音乐带给大家,可是,上天又发现,他实在是把这些音乐传播的太多了,所以很快又把他带走”,张雨生仿佛在说自己,一语成谶。

在天后张惠妹的2017年“乌托邦2.0庆典-世界巡回演唱会”新加坡站上,张惠妹深情地唱起了怀念恩师张雨生的歌——《听你听我》,引发全场数万歌迷集体缅怀。

2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