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之间的对决交锋,从来都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大佬们在幕后布下一个大局,然后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面对有摄魂夺魄之绝技的青龙关总兵——张桂芳,仰仗旁门左道之术,一时阻挡住了姜子牙率领的西周大军和玉虚三代弟子们。
姜子牙东进伐纣不能,还接连损兵折将,就来到昆仑山玉虚宫,向师父元始天尊求救。
元始天尊倒是不急不忙,轻描淡写地告诉姜子牙: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情急之时,自有高人出现相助。你想击败张总兵一事,不必问我!
看到姜子牙还在疑惑不解,元始天尊却话锋一转,郑重严肃地提醒子牙:此次下山,但凡有人叫你,千万不要回头答应。不然,就会遭到36路诸侯征伐你。
临末,元始天尊又特别叮嘱了一句,东海还有一人在等着他,务必要小心。
封神神话中,元始天尊没有点破的嘱吒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有意喊他回头,给姜子牙招来麻烦的人是申公豹;二是东海之中的一个游魂,也就是后来的365位正神之首——清福神柏鉴。
申公豹因为在昆仑山修行的时间长,却没有被师父选中,成为执掌封神榜的人,怀恨在心,后来更是背师叛道,站在了阐教的对立面,故意给姜子牙制造了种种麻烦。
柏鉴又是何来历呢?
文学作品《封神演义》第37回,“姜子牙一上昆仑”一章节中具体谈到:姜子牙驾着土遁来到东海,突然海水翻滚,浪花巨涌,云雾相连,阴霾四起。
姜子牙直觉奇怪之时,看到巨浪一分为二打开,出现一个赤条条的人。
“大仙,你好!游魂埋没此处已有千载,未得脱体,万望法师大展威光,普济游魂,超出烟波,拔离苦海,洪恩万载,恩同泰山!”
通过进一步的交谈,姜子牙得知,向他打招呼的游魂,来历实属不简单,此人乃曾追随轩辕黄帝大破蚩尤,还担任了总兵官。只因在大战中,他被火器打入海中,千百年来,仍未能渡劫出海。
他之所以最先在东海找到姜子牙,是因为受到清虚道德真君的点化,才知道姜子牙具体出行时间。
姜子牙听后若有所思,又想起了师父元始天尊对他的交待,便出具玉虚法牒,暂时将柏鉴带到了西岐,等候调遣使用。
没有多久,柏鉴便被姜子牙委以重任,带领五路神在西岐城中,负责督造“封神台”。最后,封神时更是第一个被封神,成为三界首领八部365位清福正神之职。
网络中,有读者留言提问,元始天尊为何交待姜子牙要务必小心,为何清虚道德真君又要点化柏鉴呢?
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是玄门都领袖、掌教之尊——鸿钧老祖的二弟子。与大师兄太上老君,三师弟通天教主同出一门。
而清虚道德真君又是元始天尊玉虚阐教门下的12金仙弟子,修行道场位于青峰山紫阳洞。
当初,姜子牙一上昆仑山,向元始天尊求助时,做师父的却无动于衷,没有直接出手,宽慰几句后,反而给了他两条“忠告”,要他务必小心。
这说明,元始天尊知道姜子牙在三界封神的各方环境因素复杂,封神和伐纣之路艰难。
然而,元始天尊的话音还响彻在耳畔,姜子牙却因为难过的人情关,中了姜子牙的圈套,招来36路诸侯的讨伐。
在东海等着他的游魂柏鉴,实力更是强大,曾担任轩辕黄帝的总兵官,背后代表的更是人皇黄帝,如果再处理不好此事,或许还会有无尽的麻烦。
于是元始天尊从12位上仙弟子中,悄然安排了清虚道德真君,手持玉虚符命,为柏鉴指点迷津,点化他要在某一时刻找到姜子牙:干的好了,既能游魂出海,将来还能担任重任。
元始天尊抛出的这个橄榄枝很有效,也很及时,解决了柏鉴千百年来急难愁盼的事。
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姓子氏,名履,又名天乙,是契的后代,属于五帝中帝喾的子孙,而帝喾又是轩辕黄帝的曾孙。
您看后来,三界封神进入巅峰对决时,玉虚弟子杨戬临危受命,先后三次来到火云洞,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二人热情出手相助。
轩辕黄帝却选择保持了中立沉默,一言不发,如此有大局观念,实属难得!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作者有眼力,姜子牙中子姜子牙的计[点赞]
作者有眼力,此生大菩萨有成,加油[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