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里的故事】新中国“三农”邮票:二十四节气(冬)《3174》

郭金山 2025-03-16 12:5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根据一年中太阳在天球黄道圆上位置划分出来的24个具有时节意义的位置与日期,每个节气约15天,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套邮票为自2015年开始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第四组,表现冬天的六个节气。经过了春天的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夏天的阳光灿烂、浓荫匝地,秋天的金风送爽、硕果累累,便迎来了飞雪凝霜、寒风刺骨的冬天。这六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9年11月8日,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和保护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邮政发行了2019-31【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一套6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9—31【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

(6—1)【立冬】表现了农民在仓廪储存大白菜的情景。

2019—31【(6—1)立冬)】特种邮票↓

(6—2)【小雪】表现人们给果树修枝的场景。

2019—31【(6—2)小雪】特种邮票↓

(6—3)【大雪】表现了万里雪飘,孩子堆雪人的嬉戏场景。

2019—3【(6—3)大雪】特种邮票↓

(6—4)【冬至】表现了一个孩子在家中绘制九九消寒图的情景。

2019—31【6—4)冬至】特种邮票↓

(6—5)【小寒】表现了一幅儿童在冰场溜冰嬉戏的现代冰戏图。

2019—31【(6—5)小寒】特种邮票↓

(6—6)【大寒】表现了位于南方地区的人们在大寒这一天赏梅的景色。

2019—31【(6—6)大寒】特种邮票↓

小全张边饰使用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中的元素,包含日、月、星斗、算酬、古人描绘的天、地关系图、紫微垣以及古星图等。这些元素描绘了中国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邮票中心的圆中将太极、地支、黄道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展现,进一步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相互联系,也表达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

2019—31【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小全张↓

《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小全张在2015年《二十四节气》邮票启动时就已经完成了整体策划,将四套24枚邮票形成一个圆,既表达了地球是圆的,四季周而复始、气韵流动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圆满、圆融的概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