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9年底的,到六月三十号就提前退休整七年了,喜欢喝茶,对茶叶情有独钟,工作和生活中一天都离不开它。
对茶叶的记忆要追溯到年幼记事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就会打发我去冲茶,也不知道放多大的量,从纸袋里胡乱抓出一把丢到玻璃杯里,掂起炉子上滚烫水壶就冲,客人喝了一口,苦得直皱眉头。
参加工作之前,我基本上没有喝过茶,对它的印象就是苦、涩,难以下咽,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对它趋之若鹜。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茶叶价格贵和本地不产茶叶。
河南的产茶区域在豫南的信阳,出产的毛尖茶驰名中外。我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才第一次品尝到亲戚从信阳带回来的毛尖茶,冲泡后颜色鲜润,没有杂质,闻之香气高雅、清新,细品有鲜、爽、醇的口感,回甘绵长。
参加工作后,夏季经常熬夜加班,单位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时,往往额外再加两包猴王茉莉花茶,冲一杯香气四溢,喝一口提神醒脑,疲惫尽消。
本世纪初,我们这里开始流行铁观音茶,而且送礼不再送烟酒,开始送高档茶叶。朋友间谁得到了好茶叶,总是倾情相约到家里品茶。看着他们摆弄着茶具,程序繁琐而复杂,让我这急脾气受不了,但经过精心冲泡的茶水一入喉,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普洱茶给我的感觉就是劲大,第一次茶醉就是它带给我的。那晚加班到半夜,同事开车去买夜宵,我喝了两杯普洱茶,没一会就感觉冒虚汗,四肢无力,开始以为是低血糖,赶紧从办公桌抽屉里找了一颗糖吃,随后几天都感觉不舒服。
我这人喜欢怀旧,最近又迷上了猴王茉莉花茶,在网上买的浓香型的,喝着口感完全没了以前满嘴飘香的感觉,除了苦就是涩,没办法换了一个牌子,才感觉好一点。
现在的茶品种太多,有白茶、红茶、黄茶、黑茶等,我都品尝过,不太专业,也说不出好坏来。
茶具就是一个小的玻璃泡茶壶,茉莉花茶放进去,水温控制到八十度,第一遍冲茶,水倒掉,第二泡才倒到杯子里开始品。以前有个刻着“知足常乐”四个字的陶瓷杯,我非常喜欢,用的时间长了,里面结有茶垢,媳妇嫌脏,偷偷给扔了,让我心疼好长时间。
去成都的同学,天天午后到公园里品茶,静观人来人往,闲听市井嘈杂,品尽人间烟火气,那份洒脱,那份自在,实在是让人羡慕。
喝茶喝得是心情,一人一杯一茶,静坐、静心、静品,如果再放一曲古琴音乐,那个意境,就如同幽谷潺音般深远。品一口茶,先苦后甘,仿佛脱离了凡尘,悟到了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