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长沙游客的青岛之旅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从大学路转角退休教师主动指导拍照,到台东夜市摊主硬塞解辣可乐的暖心瞬间,短短 5 天行程中,这座北方海滨城市用平凡善意,让游客真切触摸到青岛人的淳朴与热忱。这场跨越千里的城市对话,不仅串联起山海之间的温情,更在 “好客山东” 的文化脉络中,勾勒出青岛独有的城市魅力。

4月25日,网友“@正宗老长沙”在今日头条上发布标题为《我是长沙人,去了一趟青岛后,聊聊对青岛的真实感受,都是实话》的文章,讲述了自己“一时冲动”从长沙到青岛旅行的经历和感受。在文章中,该网友描写了对青岛大海的“初印象”:不仅仅是网红打卡点,更是能让人“醉氧”,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崂山更是让这名女网友深刻感受了道教文化和海洋文明的碰撞。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镌刻在天地间的诗意符号。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以天然海岸线开放的胸襟拥抱四海宾朋。漫步小麦岛的静谧沙滩,踏足金沙滩的细腻海浪,游客所见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美景,更是青岛人 “把最美风景留给世界” 的待客初心。这种大气与格局,恰似青岛治理智慧的生动注脚 —— 让城市的每一寸风光,都成为传递善意的窗口。
豪爽细腻是青岛人的 “实在” 与 “温柔”待客之道除了山海美景,青岛人的“实在”也让该网友赞不绝口,“青岛的物价,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土豪’”“我花50块钱买了一盆活蹦乱跳的皮皮虾、扇贝和生蚝,拎到隔壁小馆子加工,老板只收15元加工费,还送了我一扎青岛原浆啤酒”“就连景点门票都透着实在”“让我重新定义‘性价比’”。“在大学路网红转角排队拍照时,一位本地阿姨主动教我摆POSE。”“青岛的便利店连矿泉水都分‘崂山矿泉’‘青岛啤酒专用水’。”这些也让这位女网友领略到青岛人的“反差”——豪爽里藏着细腻。此外,该网友还分享了很多在青岛的暖心经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陌生人之间的真诚互助尤为珍贵。青岛人用行动诠释 “宾至如归” 的待客之道:街头问路时,每个人都是热情的 “编外导游”;旅途疲惫时,总有善意的微笑驱散陌生感。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让 “好客山东” 的品牌形象具象为可感知、可触摸的温暖。青岛的豪爽背后,藏着细腻的人文关怀,这种刚柔并济的气质,正是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好客之城” 欢迎四方游客网友“@正宗老长沙”的文章发布后,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和点赞,还有很多青岛网友诚邀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游玩。“感谢你对青岛的认可,青岛欢迎你再来游玩,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山东青岛游玩。”“你看到了青岛的美,你读懂了青岛人的善 ,你是青岛的知音,谢谢你!大美青岛永远欢迎你。”作为 “孔孟之乡” 的璀璨明珠,儒家文化的千年积淀早已融入青岛人的血脉。“仁者爱人” 的处世哲学,“与人为善” 的价值理念,在街头巷尾的举手之劳中焕发新生。当长沙游客在异乡收获暖心时,触摸到的不仅是个体的善意,更是齐鲁大地传承千年的文化温度。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让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长沙与青岛,虽相隔千里,却因共同的热情好客缔结奇妙联结。青岛的善意不仅停留在旅游服务中,更流淌在城市的文明肌理里。恰逢海军节、华表奖等盛会相继落地,青岛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诚挚的热情,向世界递出 “好客之城” 的金色名片。在这里,山海有相逢,善意无边界,期待更多人走进青岛,感受这份镌刻在城市基因里的温暖与美好。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鑫 王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