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在外打工,原本是想提高儿子叮当的物质生活,谁曾想却让孩子受尽了委屈。
“没妈”的叮当成了被欺负的对象,在学校里被同学各种排挤、辱骂,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
短短半个月时间,原本还算开朗的叮当,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突然之间沉默寡言,每天都是闷闷不乐。好几次,晚上睡觉都在惊吓中醒来,吓坏了表姐。
询问之后才知道,同学知道叮当是“没妈”的孩子,大家都合伙欺负他。看着身心备受煎熬的叮当,表姐决定再也不外出打工了,要陪在孩子身边。
为什么“没妈”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呢?
在社交过程中,那些看起来“没妈”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欺凌者觉得这类孩子缺乏来自妈妈的密切关注和保护,是“好欺负”的对象。
而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妈妈角色的暂时缺失,可能会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不安与孤独感,这种情绪会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
性格变得内向、胆小,平时不敢主动与人交流,这些“示弱”的信号,无意间都会吸引欺凌者的注意。
另外,孩子由于缺少母亲的悉心教导,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缺乏交往技巧和自我保护意识。
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很难准确判断他人的行为意图。使得孩子在面对欺凌行为时,更容易陷入困惑和无助,不知道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