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派谁去深圳当一把手?邓小平推荐一人,让深圳5年后变天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12 15:38:39

1979年,中央做了个大决定,说要搞个深圳特区。可这特区的头儿,让谁去当呢?这事儿可让人犯了难。

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两大因素。

首先,问题在于不知道该派谁去。

深圳在闯一条新路,完全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

尽管中央有不少经济方面的高手,可对于怎样把深圳发展好,大家心里都没个准儿。

所以,面对这个全新的状况,中央领导层犯难了,不知道该派谁去深圳挑大梁,负责那边的工作。

第二点:压根没人愿意去。

深圳在尝试新路子,要是干出了点名堂,就会有人给你扣上各种帽子;要是没啥成果,又会被人说成是无能。反正不管怎么做,好像都不对,真是怎么做都里外难做人。

所以,深圳现在就像个热土豆,谁也不想拿。

就在好多领导都头疼,不知道该派谁去完成任务的时候,邓小平的脑海里闪过一个人的身影。

梁湘,是位红军的老前辈,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派到广东工作,主要负责那里的经济发展。

梁湘这人胆大心细,主意不少,邓公就是看中了他的这两个特质,所以决定让他去掌舵深圳。

中南海里头,邓公的办公室那儿,梁湘轻轻一敲门,就进去了。

“小平,是不是找我啊?”

梁湘,你有没有胆量去深圳挑大梁,当一把手?

邓老直接了当,一上来就说明了重点。

得知自己要去深圳的消息后,梁湘稍微想了想,然后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下定了决心。

我服从中央的调配,中央指派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我清楚深圳是个难啃的硬茬,可就算它再难,我也得把它给攻下来!”

行!国家正缺你这样能干的人呢!

邓老很看重梁湘的那股子坚定,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打气。

梁湘就这么接过了担子,当上了深圳的头一任市委书记。

梁湘一到深圳,就顶着各种压力,开始尝试新方法。他带领深圳踏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路,让这座城市全速前进。

从一件事情上,你就能明白梁湘的聪明才智和坚定意志。

1981年夏天的时候,因为甲方那边开口要的价钱实在太高,深圳国际商业大厦的工程就停了下来,没再继续建。

当大伙儿都等着看深圳出丑时,梁湘站了出来,他决定模仿香港的做法,搞个公开招标。

这话一说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个大石头,一下子溅起了好多水花,闹得沸沸扬扬的。

“公开招标”这种做法,如今已十分普遍,但在那个时候,它可是会被人扣上各种帽子的。

所以,梁湘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责骂,压力山大。在这种情况下,他只简单地回应了一句话:

变革,那肯定得有所付出。

要是以后这事儿得有人扛起来,那肯定是我梁湘没错。”

这话一说出来,深圳那边就没人再议论纷纷了,都忙着去落实梁湘的那些政策了。

反正,已经有人当了“替罪羊”,大家还有啥好担心的呢?

好运往往青睐那些提前做好准备的人。

竞标搞定后,“国际商业大厦”这个项目就像开了挂一样,五天就能盖起一层楼,大家都叫它“深圳速度”。

大楼一完工,大家伙儿对梁湘的做法都心服口服,不再有啥疑虑。这下他可以放开手脚,一门心思扑在深圳的建设上,全身心投入。

1984年,邓老到深圳看了看,结果被那里一栋栋直冲云霄的高楼大厦给惊到了。

在报告厅里,梁湘站在台子前头,心里头热腾腾的,跟邓公说起事儿来:

跟五年前比起来,深圳的经济规模现在可是翻了十倍。

这么说吧,现在的深圳,早就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演讲一完,大厅里立马传来了特别响亮的拍手声。

大家由衷地向改革开放的领航者邓公,还有深圳的带头人梁湘,表达深深的敬意。

1979年的时候,深圳被划为了经济特区,邓老就让梁湘去深圳挑大梁、带队伍。就这么过了五年,深圳的变化大得惊人,这事儿都被历史给记下来了。

67 阅读:2968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