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示弱悄悄豁免,“关税战”落下帷幕?

鹊跃娱 2025-04-14 08:51:10

1.美对华政策转向:从关税战到战略示弱

近期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明显软化迹象。五角大楼高层连续三次公开强调"不寻求与中国开战"的立场,这一罕见表态被外界解读为美方的战略收缩信号。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11日晚悄然发布信息,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所谓“对等关税”。其政策回调速度远超市场预期。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反映出美国在贸易领域的实际困境——持续四年的对华关税战未能达成预期效果,反而导致国内通胀压力加剧。

2.回顾关税战

第一阶段:美国单边加码

2025年2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第14195号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基础关税,并于2月4日正式生效。此举标志着美国在经贸领域对华施压的再度升级,也是2025年中美关税战的序幕。

第二阶段:美方极限施压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扩大贸易战范围,签署新关税令,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34%惩罚性关税,使对华商品总税率飙升至54%。这一激进政策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多国担忧贸易战外溢风险。

第三阶段:中方对等反制

4月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报复性关税,税率与美方对华加征幅度完全对等。

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出最后通牒,威胁若中国不在4月8日前撤销反制措施,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再加征50%关税。

第四阶段:关税战白热化

4月9日,美方悍然将加征税率从34%上调至84%,使对华商品总税率突破104%。同日,中国宣布对美再加征50%关税,累计税率达84%,并明确于4月10日12时01分正式实施,以强硬姿态回应美方挑衅。

4月10日,特朗普政府再度加码,宣布对华关税税率提高至125%,叠加既有20%基础税率及20%芬太尼相关关税,最终税率达到惊人的145%,创下中美贸易战以来最高纪录。

3.中越联合行动:区域合作的新范式就在美方释放缓和信号的次日(4月13日),中国国防部宣布将于4月16-17日与越南海军在北部湾开展联合巡逻。此次行动包含三大亮点:一是首次纳入电子战协同演练,二是建立联合渔业执法机制,三是签署《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实施细则。值得玩味的是,此次军演恰逢美国对越南钢铝产品征收46%关税的第10天,越南工贸部随即宣布将对中国冷轧钢材实施进口优惠税率,形成鲜明政策对比。

4.东南亚博弈升级:多极角力新态势当前东南亚正成为大国竞争焦点区域:

经济层面:中越贸易额在关税战期间逆势增长18%,中国连续20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安全领域: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4月19日访问中国援建的柬埔寨云壤基地,试图构建"对华牵制网络"

外交博弈:菲律宾近期强化与美日安保合作,但东盟十国在联合声明中仍强调"不选边站"原则

专家认为:美国可能通过"代理人模式"继续区域搅局,包括:

加速美日菲三边安全合作

推动"印太经济框架"替代性供应链建设

炒作南海资源开发议题

战略观察当前局势揭示出三个深层趋势: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出现"工具箱见底"迹象,关税战、科技战效果递减

中国周边外交呈现"以合破围"新特点,中越联合巡逻具有示范效应

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对冲战略",在安全与经济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需要警惕的是,美国正将博弈焦点转向"非对称领域",包括:✓ 数字货币标准之争✓ 关键矿产供应链重组✓ 海洋规则体系建构

未来6-12个月,随着美国大选周期临近,对华政策可能呈现"表面缓和、实质加压"的特征。

中国需要做好三方面准备:完善区域产业链闭环、构建多层级安全对话机制、强化与东盟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单极霸权秩序终将被多极均衡体系所替代,关键在于保持战略定力与政策韧性。

话题讨论:

你认为美国这是扛不住中国所以示弱吗?

更多“关税战”相关资讯关注获取!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