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诈骗的江湖里,张誉发曾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
从马来西亚的通讯“倒爷”到千亿传销帝国的缔造者,他用了二十年编织谎言,却只用了一夜从泰国豪华庄园跌入中国监狱。

2023年8月,这名逃亡多年的“传销教父”被引渡回国,背后是超千亿资金蒸发、千万会员血本无归的惨剧。
这场惊天骗局不仅撕开了人性的贪婪,更留下一串沉重的问号:为何总有人前赴后继,将半生积蓄押注在虚无的暴富梦上?

1990年代,通讯设备需求激增,张誉发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启了倒卖手机的生意。
果不其然,他凭借着这投机手段,成功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很快金融危机的阴霾席卷全球,张誉发的生意也受到了冲击,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不过,张誉发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暗中谋划着新的“商机”。

2009年,张誉发大张旗鼓地开设了一家红岛咖啡店,你以为他是由通讯市场转向了餐饮行业了?
其实不然,他开设咖啡店的真实目的是吸引投资。
他在店内推出了虚假的高息投资咖啡券,以令人心动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那客户。

他还精心安排了一群“托儿”,这些人在店内高谈阔论自己通过投资咖啡券获得的丰厚利润。
让许多还在观望的人逐渐放下戒心,纷纷将自己的积蓄投入这个看似充满希望的“投资项目”。

起初,张誉发会用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去兑付老投资者的收益,这样营造出咖啡店盈利的虚荣假象。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骗局总有败露的那一刻。
不过,张誉发早就给自己安排好了退路,在骗局崩盘前,他就已经携巨款逃之夭夭了,等受害者们如梦初醒,却已追悔莫及。

但逃走的张誉发并未就此罢手,他转战阵地,很快成立了MBI集团。
集团披着金融投资的华丽外衣,利用人们普遍存在的贪欲和从众心理,精心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庞氏骗局”之网。

集团推出虚拟货币、购物返利等各种看似新颖诱人的噱头,承诺给投资者高额回报。
在利益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最终有超过3万人参与进来。
其中不乏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拿着原本想要养老的钱全都投入了进去,妄想着再发一笔横财。
然而,他们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陷入无底深渊...

在这场骗局东窗事发后,3万会员所投入的超1000亿资金,全部被张誉发卷走了。
他带着受害者们的血汗钱潜逃至了泰国,在泰国,张誉发为了更好地隐匿行踪,逃避追捕,他竟然剃度出家了。

每天身着僧袍,佯装虔诚,但其实背地里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张誉发的MBI“庞氏骗局”被公之于众后,国际刑警便立刻发布了红色通缉令,势必要将张誉发缉拿归案。

虽然起初张誉发靠着钱财买通关系多次从抓捕者眼前溜走,但中国执法部门一直没有放弃。
并且,之后他们积极与泰国执法部门展开紧密合作,跨国执法行动有条不紊地推进,最终成功锁定了张誉发的行踪。

2022年,在中泰执法合作的强大力量支持下,成功将张誉发抓获。
那一刻,这个曾经不可一世、妄图操控无数人命运的骗子,终于低下了他罪恶的头颅。
经过一系列司法程序,2023年,张誉发被引渡回国,等待他的将是中国法律的严厉审判。
那些因他的骗局而倾家荡产的受害者们,终于等来了伸张正义的时刻。

在金融的江湖中,各类“庞氏骗局”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吸血蝙蝠,不断侵蚀着人们的财富。
以张誉发的MBI庞氏骗局为例,他正是精准拿捏了人性中贪婪的弱点,编织出“一夜暴富”的美梦。
无数人被那高额回报的承诺蛊惑,仿佛看到了一条铺满金砖的康庄大道,以为只要踏入其中,就能瞬间实现财富自由,却不知这只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那些所谓的高额收益,没有任何真实的经济增长作为支撑,仅仅是用新投资者的钱去支付老投资者的回报。
一旦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整个体系便会瞬间崩塌。
然而,古往今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简单的话,在面对那些看似诱人的“赚钱机会”时,人们往往被贪婪蒙蔽了双眼,忽略了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所以,为了避免陷入这类可怕的骗局,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提醒自己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承诺。
当一个投资项目承诺的回报率高得离谱,远超正常市场水平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仔细审视其合理性。
同时,提高风险意识,要清楚地认识到非法集资和传销活动的危害,坚决远离。

最后,张誉发的落网与引渡,也警示着每一个妄图通过犯罪手段谋取财富的人,无论逃到天涯海角,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告慰,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捍卫,让人们再次看到,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澎湃新闻-2024.8.23《MBI集团创始人被引渡回国:通过发行虚拟货币搞网络传销,涉案超千亿》
券商中国-2025.3.6《泰国逮捕100名诈骗团伙核心成员》
光明网-2024.8.23《涉案金额超1000亿传销嫌犯被引渡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