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生产队时期的老物件,六零后顶多能认出一半,你认识几个?

琦琦评过 2025-04-17 05:48:46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生产队时期,是许多老一辈人记忆里面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个时候,大家热热闹闹的努力生产,想要让中国快速的发展起来。

那个时候的技术远远没有如今先进,可是人们依靠那些老旧的工具,却干出了许多的成果,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以前的老物件。

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这种便捷的通信工具,传递重要信息,要么是依靠人们口口相传,要么就是通过图片上这个五角星的盒子了。

他就是那个年代的广播,特别是人们准备上工的时候,广播里放一放红歌,许多人的精气神都会饱满一点,看起来更加斗志昂扬。

图片中的东西,许多人或许会觉得不陌生,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手电筒,只需要安装上电池,能够进行照明。

不过使用这种手电筒的时候,电池的损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农村就算有手电筒,也是直接充电的,性价比更高了。

在如今这个机械化跟盛行的年代,农村连养牛的人数量都少了很多,这也难怪许多年轻人不认识图片里的东西了,那就是犁。

把一头绑在牛身上,另一边用人来控制方向,土地就会被犁出松软的样子,之后耕种起来也会更加的方便,植物也能更好地扎根。

不过,牛吃草这件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农作物也是植物,为了防止牛在劳作的时候损害农作物,那时候的大家就会默契的给牛带上“口罩”。

而且,当牛不能吃东西的时候,种地的效率也会更高,要不然牛工作一会儿就去吃草了,不知道大家那里管这个东西叫什么呢?

这个东西在北方的厨房里相当的常见,没错,他就是风箱,在电视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人们做饭的时候,哼次哼次的拉着风箱的把手。

灶台里的火焰也顺利的变大,很快就传出食物的香味,不过,南方却很少见到风箱的影子,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吗?

如今的人们无论在墙上打孔还是在木头上打洞,都是用钻头,在以前,人们制作家具的时候,同样需要打孔定位。

这个时候就用得到图片上的木钻了,别看他制作相当的简单,可是仅仅需要更换钻头,就能满足许多打孔的需要了。

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许多人也会手脚冰凉,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拿出热水袋,往其中灌上热水,暖乎乎的,别提多舒服了。

以前同样有这样的东西,不过是瓷的,重量相当可观,或许是由于瓷的太过笨重,不方便携带,而且容易摔碎,如今也就不怎么常见了。

今天的人们去商场购物都是用秤来称重,以前哪有那个条件,特别是买卖粮食的时候,数量众多。

人们一般就用升斗,图片上这个四四方方的工具就是以前重要的量具之一,如今许多人的家里依旧能看到他的踪影,不过就不再是称量的作用了,只是简单的容器而已。

自来水今天可可以说是通向了千家万户,可是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就只能用缸一类的容器来装水。

那个时候的水缸虽然体积大,但是很容易裂口,这个时候就需要手艺精湛的师傅用扒锔子

来对水缸进行缝补了,不知道大家家里以前有修补过后的水缸吗?

在秋收的时候,各种工具也就轮番上场了,图片里的工具叫做爪镰,一侧是锋利的刀口,另一边则是木头或者绳子,有的时候还用布包起来,方便携带。

人们经常用这个工具来收割麦穗,还不需要弯腰,唯一的缺点,或许是收割的效率太低了,因此更多的地方使用的都是镰刀,不知道你那里使用的是哪种工具呢?

以前的人们虽然工作辛苦,但是贫穷也是事实,一年到头可能都吃不到几次肉,不过,买块豆腐解馋也是可以做到的。

和其他的小贩需要吆喝不同,卖豆腐的只需要敲响图片上的梆子,家里的大人就会拿着钱和和盆碗之类的东西,来装豆腐回家烹饪了。

这个东西如今在许多农村依旧能够看见,各种牲畜被圈养在一起,它们的中间就摆放着这样一个石头的容器。

无论是倒入食物还是水,那些家里养的牲畜都一哄而上,热热闹闹吃起来,而且因为是石头制作的相当的耐用,雕刻一个可以使用很久。

见过这个东西的人生活阅历一定不少了,大家见过菜刀见过镰刀见过砍刀,图片上的这个东西叫做轮刀。

至于用法嘛,那时候许多家庭在收了红薯之类的作物之后,都会切片,比起菜刀,用轮刀来切片更加的快捷。

如果不提前说明的话,大家或许会把它当成小锅,毕竟有把手,看起来圆圆的也是一个锅的形状,其实他是那个时候的熨斗。

那时候没有如今的各种电熨斗,人们为了不让衣服皱巴巴的出门,研发了许多工具,图片上的就是其中之一,一般在锅里装入木炭,很快底部就能发热进行熨烫了。

母亲的手上带着顶针,手里拿着针线,然后纳着鞋底,缝补着衣物,或许是许多人记忆里相当温馨的一个画面。

特别是纳鞋底的时候,鞋底太厚,针线太细,想要穿过去相当困难,这个时候只需要用顶针一靠,一切就都变得信手拈来。

如今大家削铅笔都有转笔筒了,用小刀来削铅笔的日子仿佛已经一去不回了,那时候的小刀各种颜色。

是许多孩子上学时极为重要的工具,而且能够使用很久, 如今为了安全,许多家庭也不给小孩买小刀了。

看着这个图片,大家能够想到它的作用吗?其实他和如今我们的各种喷壶有点类似,里面可以装农药。

喷洒到植物上,可以有效地增加产量,减少病虫害,由于由于是铁制的,所以重量还是相当可观,如今更多的喷雾器使用塑料形状也进行了更改。

这个灯不知道又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呢,晃悠悠的挂在车上,因为加了罩子,所以刮风下雨都不怕。

是大家在夜晚出行的时候经常使用的照明工具,如果是在家里使用的煤油灯的话,那么这个罩子就有点多余了,因此,他有一个新名字叫马提灯。

这个木头做的工具,有人知道是干什么的吗?没错,他就是梭子,不过,不是纺织的时候用的梭子。

每到秋收的时候,人们把小麦那些粮食运回家里的时候,就用绳子和梭子,可以把作物牢牢地固定在背上,相当方便。

当把油菜一类的作物背到平坦的地方,晒干一点之后,就轮到图片里的连枷出场了,谷场里绵绵不绝的砰砰声,就是连枷敲打的声音。

有经验的农民还会在使用连枷的前一天,连连枷泡泡水,要不然连枷太久没使用太干了,敲打的时候容易敲坏。

以前的人们都相当节俭,头发长了也很少去理发店,大部分人都会在家里买一个推子,头发长了,随便的在家里剪剪,就又省下了一笔花销。

不过,由于熟练度的不同,也经常出现有的人的发型被理得狗啃的一样,出去是避免不了被周围的人打趣的。

这个东西在以前也相当的受欢迎,他就是油印机,和如今的打印机相比,它使用起来更加的麻烦,而且一不小心会弄得乌黑一片。

但是依旧不可否认,他曾经为大家做出的贡献,那个时候的纸张带着油墨香,就是令人感到安心和舒适的味道。

这种画报,以前许多人的家里都会贴,画面颜色浓烈,看起来就充满了勃勃生机,而且充满了叙事性和美好的祝愿。

如今的人们,家里虽然摆放着各种挂画,但是像以前的年华,这样色彩绚烂,风味独特的,却很少出现了。

有经验的钓鱼佬,肯定知道图片上的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拿着鱼竿往湖边一坐,这个竹编的东西放进水里,就可以用来装鱼了。

他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名字,筌,在各种古文里也经常记载,除了装鱼,有的时候他也会被人们拿来装其他的东西,比如作物的种子之类的。

这个东西才是纺织的时候使用的梭子,在那些灵巧的手艺人手里,梭子就像有了生命力一样,在线之间穿梭。

伴随着机器运作的声音,布匹很快就制作了出来,如果有耐心还可以织出漂亮的花纹,不过如今梭子和织布机一样,非常少见了。

如今人们盖房子的时候,使用砖头和水泥,以前的人们使用的往往是泥土,不过泥土嘛,怎么有固定的形状就是关键。

图片上的这个工具叫做土坯模,可以把泥土和其他东西混合做成可靠的土坯,方便之后修房子。

可惜如今泥巴的房子很少见了,土坯模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踪影,不知道这些老物件大家认识几个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