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很尴尬:美光涨价50%,PC厂商,直接停售电脑

数码科技天天唠 2025-04-11 09:46:50

2025年4月9日,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宣布对内存、固态硬盘加征50%关税附加费。

几乎同一时间,模块化电脑品牌Framework下架三款笔记本电脑,直言“卖一台亏一台”。两家企业的紧急调整,揭开了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的现实冲击。

关税落地,企业成本陡增

2月,特朗普政府以“纠正贸易失衡”为由推行“对等关税”政策。4月5日,10%普遍关税生效;4月9日,针对特定国家的差异化税率(11%-50%)正式实施。美光因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工厂需承担新增关税,将成本转嫁给客户。以一条100美元内存条为例,25%关税使其到岸成本升至125美元,终端售价随即跳涨。

下游厂商同样承压。Framework宣布停售搭载Ultra 5和Ryzen 5芯片的笔记本,称10%关税导致每台亏损87美元。其官网下架的三款机型,原本定价基于零关税设计,如今成本核算已无法覆盖。

成本转嫁链:从工厂到消费者

美光与Framework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某头部PC厂商测算,新关税使其整机成本上升12%-18%;一家服务器企业存储采购成本激增30%。但多数企业选择“静默消化”——或缩减配置,或延迟新品发布。

这种沉默源于两难困境。一家硬件厂商负责人坦言:“公开抱怨可能惹怒政客,但涨价会吓跑客户。”消费者的抱怨已在社交平台发酵:Reddit用户晒出某2TB固态硬盘价格从129美元飙至194美元,评论区充斥着“疯狂”“买不起”的吐槽。

粗糙政策加剧产业链混乱

特朗普团队宣称关税通过“精密算法”制定,但执行漏洞百出。以半导体行业为例,部分产品因“重复计算代工附加值”,实际税率高出合理值8%。更棘手的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需准备多套报价模型应对税率波动,严重拖慢决策效率。

美光CEO坦言:“存储芯片涨价不仅是需求推动,更是关税堆叠的结果。”而白宫对涨价的沉默,进一步加剧市场焦虑。波士顿咨询预测,若关税持续,2026年前美国消费电子价格将累计上涨22%,需求萎缩15%。

贸易战回旋镖击中美国制造

这场以“保护本土”为名的关税行动,正反噬美国科技业。美光全球份额已从2023年的23%跌至19%,涨价可能加速客户流向三星、海力士。Framework的困境更折射出结构性矛盾——所谓“美国制造”仍依赖进口零部件组装,关税大棒最终打在了本土企业身上。

讽刺的是,中国输美商品中,60%是美企在华生产的产品。关税看似针对他国,实则加重美国企业负担。正如Framework声明中的无奈:“暂停销售是当前唯一负责任的选择。”

结语

当关税从政治口号变为企业账本上的数字,一个事实愈发清晰:在全球产业链深度交织的今天,单边主义政策犹如回旋镖,终将伤及自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该换个方向挥了。

0 阅读:0

数码科技天天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