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不再势弱

中国石油石化 2023-02-09 17:58:01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2月1日,欧佩克+成员国的部长们举行了一次在线会议。该组织的消息人士称,会议持续了不到30分钟。欧佩克在会后的一份声明中说,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JMMC)的部长们审核了生产数字,并“重申了对持续到2023年底的欧佩克+协议的承诺”。一位消息人士说,会议传达的信息是,欧佩克+将坚持去年达成的减产协议。伊拉克石油部长Hayyan Abdul-Ghanni则表示,没有排除采取更多措施来应对市场变化。

不得不说,欧佩克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地位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欧佩克态度发生改变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月30日报道,克里姆林宫30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以电话方式讨论了双边合作及稳定全球石油市场的举措。

报道称,克里姆林宫表示,双方讨论了“在政治、贸易、经济和能源领域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的问题”。两位领导人还谈到,“要在‘欧佩克+’框架内开展合作,确保世界石油市场稳定”。

自去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以来,普京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进行过多次交谈。在此期间,沙特与其最亲密的国际伙伴美国之间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报道指出,过去一年来,沙特加深了与中国的关系,宣布准备用石油换取人民币。此举将威胁美元作为世界主要石油货币的地位。

报道说,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实际领导者,沙特去年7月再次怠慢美国,拒绝在王储穆罕默德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后增加石油产量。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佩克及其盟友(指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去年10月一致同意每天减产200万桶,以稳定油价,维护产油国利益。

报道指出,由于俄罗斯与沙特都希望维持石油利润,因此由美国支持的针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措施被俄罗斯和沙特视为对石油收入的潜在威胁。不仅如此,欧佩克成员国还担心,针对俄罗斯的限价措施今后可能演变成“全球性限价措施”,以至于毁掉产油国的经济。

对石油价格影响力增强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28日报道,以中东产油国为中心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增强。据美国证券公司分析,欧佩克调整生产对市价的影响力提升至10年前的5倍。这是因为,俄罗斯等国加入后形成的“欧佩克+”生产份额得到提高,而美国页岩油生产低迷。中东产油国供应缩小,价格似乎难以下降。

报道称,美国高盛公司对自欧佩克引进原油生产机制的1983年至2022年所有欧佩克大会后的石油价格进行了分析。对大会后4天内的石油价格变动幅度,结合与石油价格有关的美元和美国利率等情况进行分析,就影响程度进行了判断。结果显示,2016年至2022年欧佩克对石油价格的影响程度是2008年至2016年的约5倍。

理由是,欧佩克规模扩大,再加上美国页岩油生产停滞,欧佩克在世界产油量中所占份额增大。

欧佩克为保护产油国利益,在成员国之间就调整生产等石油政策进行协调,从而实现在战略性上控制石油价格。

由于21世纪头10年美国页岩油增产,欧佩克所占份额由上世纪70年代的50%以上,下降至2014年的41%。不过,由于2016年俄罗斯等10个非成员国的加入形成“欧佩克+”,该组织所占份额增至63%。尽管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的制裁造成了影响,“欧佩克+”所占份额目前仍超过50%。

报道指出,美国页岩油生产停滞也带来顺风。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石油需求减少,再加上脱碳气氛高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页岩油产业的中长期增长持怀疑态度。美国页岩油开发公司在抑制设备投资的同时,不能像以前那样有余力增产。

据美国能源信息局(EIA)统计,美国石油生产2022年12月较疫情发生前的峰值(2019年11月)减少8%。

页岩油开发周期较短,此前一旦石油价格上涨,则较快转为增产。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在降低对中东产油国依赖的同时,也有较容易让石油供应和价格遵循市场原理而动的效果。

日本石油天然气矿物质能源公司的野神隆之指出,页岩油存在感降低,欧佩克控制力提高,这一现状“意味着比起市场原理,石油供应和价格更容易受产油国情况左右”。

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期货交易价格为每桶81美元,处于去年12月上旬以来的高位区间。除了因中国放宽疫情防控措施而带来的需求增加预期外,欧佩克自去年以来持续大规模减产的影响也很大。

三井住友银行日兴证券的秋本翔太认为:“如果油价跌破每桶70美元区间,即达到中东产油国财政收支平衡的水平,则‘欧佩克+’将更有可能减产。”

综合参考消息、界面等整理报道

0 阅读:5

中国石油石化

简介:传播有价值的声音,打造有价值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