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间万象,种种差别,既不是有神决定,也不是由物质或者是精神派生,更不是偶然出现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取决于众生心念的差别,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不同的变化。
从人类社会而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根源也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内在的观念和思想。
具体到每个人也同样如此,有些人有信仰,有些人没信仰,其中或许有环境的影响,但根源还在于你自己的心,因为各自“心想异故”。
除了信仰的差别,每个人还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个人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些差别,仍是因为各自“心想异故”。总之,世界的一切差别,皆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的差别到世界的差别,还需要有业的推动。业,是身,口,意的行为。因为观念想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行为。
一种行为发生后,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行为终结而消失,事实上,每种行为都会形成相应的生命经验,保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这些经验又称种子,将继续引发新的行为,如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生命就是这样被无始以来积累的业力推动着,生生不已地流转。
贰
如今世道繁复,社会嘈杂,在现今新信息的浪潮下更是如此,各种信息交错复杂,各种声音纷乱交加,人们正逐步被淹没在这样的世界里。
现代的信息流正以庞杂的,快闪式的方式冲击着人们,可最后人们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反而在被席卷的浪潮下徒增烦恼,然后还在继续着,人们依然热衷于去不辨的接受着更多的信息,去沉浸在这讯息的海洋,就总是这样心甘情愿的被导向着,却依旧以为本应该就是这样的。
人们常常把人生花在追求荣华富贵,把得到权力和金钱当做人生最为快乐的事情来看待,这都是以苦为乐的颠倒,被世间诸相所迷惑却不自知,更有甚者,有的人仅仅为了区区一个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但结果苦的还是自己。其实,面子这种东西,都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套,最是无用。
人们所追求的高级住宅小区、豪华座驾、丰厚的收入等,都不过是感官上的觉受,而这些容易使人执着于感官功能的东西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是生命活动的本能和本然需求,执着与追求于这些东西,不是真正意义的享受人生,并不能带来发自内心的满足,只有内心的喜悦才是真实的。
人这一生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既然都是零,又何必过于执着呢?这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不要跟着过分的感官欲望走,更不要盲目地跟随世俗潮流走。
叁
冯唐有一句话道出了活生生的事实:世间万物,很大一部分事归根到底是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就是这样简短而有力的一句话却能起到醍醐灌顶之功效,狠狠的给了现实中的那些没有界限感的人们一记耳光,恰恰暴露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危机”。
关你屁事,关我屁事,这八个字可以避免浪费自己80%的时间,其实就是简单粗暴地划“边界”,这里涉及到一个“边界”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边界”?维基百科对此的解释是: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以此来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
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笔者发现,现实中缺乏界限感的人太多太多,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完全不同的,是好是坏,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旁人没有发言权。
比如,每逢过年,很多年轻人苦于被家人亲戚催婚,关于这件事情,你又没有错,何必因此而烦恼?
催婚现象是时下打着“关心”名号的一种社会现象,其问题的根本来源于古代的封建思想。现在缺少的不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关心”,而是相安无事的自觉界限感,所以对不起,我不认为这是为我好。人家结不结婚,何时结婚,那都是人家的事,你无权过问人家的私事。
肆
一切的人一切的事,发生在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你自心妄现的幻相,都是你自己的心,太过执迷于其中就会迷失本心,所以,何必纠缠于幻相而忘失了自心呢?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你就将为此烦恼。
世上最难走的是心路,最难过的是心坎,很多时候,是我们让自己的心钻进了死胡同,其实很多焦虑都是自己在脑海里写的剧本,世间万象的一切实相既非概念,更非想法,要清除“把想法当现实”的误解。
世间纷纷扰扰,总之,活得随性些就好,不要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