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国耻,勿忘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奇耻大辱的事,莫过于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与沙俄在中国的东北为争夺霸权,双方打得天昏地暗,而清政府却只能保持所谓中立,而保持中立的理由就是——因为日俄两国皆为大清友邦,由此只能坐视两国在大清国土上为争夺大清的土地打仗,而大清只能在一边赔着笑脸。
“量中华之物力,结异国之欢心”这是中国史上最沉痛的一刻。

“九·一八”事变,距今已九十二年,昨日听了首《松花江上》歌曲,旋律萦绕耳边,又把人们的回忆拉到了那个时代。
1931年9.18日,驻东北的日军突然袭击奉天,即今天的沈阳,而当时驻东北国军奉行“攘外必先安内”之策,不抵抗,要么束手投降,要么不战而逃,致使东北沦陷,这是一段决不可忘记的惨痛历史。
那么,日军是怎样进入东北的呢?

驻旅顺口的沙俄海军
1900年7月,沙俄利用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时机,堂而皇之的把军队开进了我东北地区,然后就长驻不走了。
满族龙兴之地被外国军队占着了,那还了得?于是,义和团被镇压后,清政府当然不甘心,就开始了与沙俄交涉,要求它从东北撤军。
经过了一苦口婆心,好说歹说,到了1902年4月,清朝终于与沙俄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总算是商定了俄军撤出的等等事项,
但是,当年10月,沙俄只是在第一次撤出了部分兵力之后,便不再继续履行条约了,大部队始终赖在了东北奉天、大连、旅顺口等地方,占着港口、要塞,就是不肯走。
沙俄势强,而晩清虛弱,别人不走,那可真的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日本却不高兴了!

1904年的日本陆军
自甲午战争之后,日军占领朝鲜,它的下一目标就是我东北,为此日军一直在秣马厉兵准备着。而没想到竟被沙俄抢了先机,先占了东北。
列强如虎狼,当时的中国如羔羊。而矿产农林资源富饶的东北,就如列强口中一块肥肉,大家都想抢食一口。
于是,日本向沙俄提出了强烈抗议,表示了严重不满等等,双方开始了谈判和交涉。
然而两国胃口都很大,都想独吞了东北这块肥肉,于是谈判无果。而日本军国主义之风的疯狂性在国内军界政界愈演愈烈,并逐渐占主导地位之下,便做出了偷袭沙俄的决定。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会沙俄,宣布终止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就突然袭击了沙俄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海军舰队。
于是,举世震惊的日俄战争突然爆发了。

日俄战争
注意了,这是日俄在中国境内为了争夺中国土地而开战!
由此,清政府会作什么反应,这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战争爆发十几天之后,清政府终于有了反应,然而这个反应成了世界的笑柄,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2月12日,清政府宣布:日俄两国“均系大清友邦”,大清对这场仗的态度是,各不相干,表示局外中立。
这就好比张三和李四两人闯进了赵五家,为了能霸占赵五的妻女而大打出手,而懦弱的赵五只能在边上赔着笑,还得用“这二人皆吾之友人,我只有两不相帮”以自嘲。赵五唯一能做得,只有等两位强人争出高低,然后把妻女双手奉上而已,三千年以来,华夏从未有过这样的奇耻。

网图——日军斩杀沙俄被俘士兵
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军大胜,沙俄完败。
1904年5月,日军占领大连;
1905年1月,日军攻陷旅顺;
1905年3月,日军夺取奉天(今沈阳);1905年5月,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沙俄从欧洲调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
对马海战的惨败及沙俄国内革命的爆发,沙俄已毫无获胜之可能。之后,美国开始出面调停,
1905年8月10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大清的东北归谁管?由谁说了算?
就由美国、沙俄、日本三方在美国说好了,根本就没有大清什么事,大清也插不上什么嘴。对一个已屹立几千年的大国来说,这真的是莫大悲哀!
日俄战争之后,日军终于圆了它上千年以来对东亚大陆的觊觎之梦,它的军队终于正式大规模入驻到了中国的土地上。
由此,日军又经过了十六年的积累、筹划、备战,到了1931年终于露出獠牙,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正式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