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书虫妈妈
结婚后,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又聪明伶俐的孩子,是每对夫妻的愿望。当初,我们也是有这样的期望。备孕期间,我们特别想知道如何才能生一个高智商的孩子?
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网上流传很多说法,比如有的说5~6月出生的孩子相对智商更高;也有的说9~10月是“高智商“出生月份。因此,很多家长会选择这些月份来“踩生”。

出生的月份与孩子智商真的有关系吗?
科学家是公认的高智商人群,抱着好奇的心态,我查找了世界上排名前十名的科学家资料,发现他们的出生月份基本分布在每个月份。(如附图)

由此可见,出生月份与孩子的智商并没有明确的关联。孕妈妈们真没有必要算好日子“踩生”。
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商,能做些什么?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意思是说,什么样的父母生出什么样的孩子。有研究发现,孩子的智商大约50%由基因决定。
基因这部分,我们是没法控制或改变的。其实,孩子的智商和这些因素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做好这些比“踩生”更重要。

1.孩子智商与胎儿期发育的关系
孩子的发育会经历6个阶段,分别为: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孩子聪明与否,其实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大脑能够正常发育,那么,孩子就会拥有变聪明的条件。
研究发现,胎儿期的良好发育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和智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胎儿完成了个体所有器官的构建,并形成了脱离母体生活的最初能力。

胎儿期的发育完全依靠母体直接提供的营养和保护,所以母亲应该格外注意孕期的营养、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
比如孕妈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适合孕期吃的食物,都需要适当的摄入,因为胎儿的大脑发育需要均衡的营养,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等。

2.孩子智商与后天培养的关系
孩子的智力与营养、家庭环境、育儿方式、教育、学习资源等因素相关联。
遗传给了孩子聪明的机会,孕期营养给予了孩子聪明的基础,而后天培养则是孩子聪明的关键。
后天培养,我们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比如从出生开始,就努力给孩子科学、优质的陪伴,及早亲子共读,进行有效的共读互动,构建良好、安全的家庭环境,带孩子在游戏中玩耍体验等。

具体怎么做呢?下面提供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及早亲子阅读
在婴儿6个月大的时候就读书给他听。如果在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就读书给他吃,那么当他准备上课的时候,就会拥有比同龄人更丰富的词汇和更强的读写能力。
对于小宝宝来说,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类型固定、文字简单欢快、插图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书。书就是小宝宝的美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尤其喜欢朗朗上口的、押韵的故事。
第一次当妈妈的时候,很幸运地看到了这本书《如何阅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受这本书的启发,我家两个孩子也是在6个月大开始了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效果在孩子6岁前就体验出来了,孩子无痛式认识了3000多个,实现了自主阅读,而且书成为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和伙伴。

(2)高质量亲子陪伴和互动
在《0-6岁自然养育百科》一书中提到,高质量亲子陪伴和互动: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生活做事,一起玩耍游戏,共同感受做事的成功和生活的乐趣。
孩子的早期的学习机会就是在日常的养育过程中,他们通过练习、模仿、重复、尝试和探索,学会各种技能,锻炼各种能力。
因此,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早期学习机会,如陪伴、玩耍、游戏、运动、交流、做家务等,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
一句来概括:养中学,玩中学,读中学,做中学。孩子会在这种自然学习中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孩子从小就有学习的探索的能力,从模仿、询问各种问题,到日后主动从书本、媒体和交往中寻求答案和知识。
孩子具有学习的潜力和天赋。父母往往会忽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总以为孩子的能力都是大人教会的,事实上,在儿童早期学习中,孩子主动的获取远远大于被动的传授。
因此,父母要为孩子的早期学习创造一个丰富、愉快的环境,认真观察、保护和鼓励与孩子发育阶段、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但是,切忌让孩子去接受超越其能力的学习和训练,这样会抑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减少有毒物质的接触,保护孩子的智力
食物中的某些营养素与大脑的生长发育、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后天的营养,能有助孩子的大脑发育,提高智力。
但有些食物也会损伤孩子的智力。比如:高盐、高糖,含铅的食物,含铝的食物,含过氧脂质的食物,是让孩子少接触这样的食物,保护好孩子的智力。
同时,要让孩子远离有害的重金属,其中,3岁以内的婴幼儿铅中毒风险最高,铅中毒对神经和行为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以上是小书虫妈妈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请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家长一起阅读和了解。我是小书虫妈妈,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