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医快报融媒体中心报道(通讯员/周蕾 周向阳) 近日,李阿姨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表情非常痛苦,她表示自己拔牙三天后又痛了起来,经医生检查,诊断为干槽症,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治疗后几天经回访,阿姨表示不再疼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干槽症。

一、干槽症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拔牙后即刻在拔牙窝形成血凝块,血凝块的存在有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而由于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该血凝块脱落,溶解得太早,或者根本就没有形成致使拔牙窝空虚、干燥的拔牙窝会使牙槽骨骨壁和神经末梢暴露在外,食物颗粒或碎屑会卡在拔牙窝,这可能会延迟愈合过程或导致感染,从而引发剧烈疼痛,故称“干槽症”。
干槽症通常在拔牙3至4天出现剧烈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它是复杂牙拔除术后的并发症,一般不容易得,最常见发生于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发生率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最低。

二、 导致干槽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1、 性别和年龄
女性比男性有更高发生干槽症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导致的。雌激素可以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使得本来已经稳定在拔牙窝里的血凝块的稳定性降低。尤其是最近有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因为避孕药含有较高剂量的雌激素。
年龄较大的人群更有可能并发干槽症。一个研究发现,成年人比儿童有更高的干槽症发生风险,年龄每增加1岁,干槽症发病率就增加18%,而平均发病年龄为23.4岁。这可能和我们骨特性的改变有关,年龄越大,骨硬度和骨密度都越大,拔牙中的创伤就越大,所以发生风险也就越高。
所以,女性和成年人拔牙后,更应该注意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2、 拔牙后吸烟
拔牙后吸烟越早,干槽症的发病风险越高。
烟草中的尼古丁以及香烟引起的口腔内温度升高都可能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并且,吸烟时都是吮吸的动作,这个动作会造成口腔内的负压,很可能导致凝血块从创口上掉落。
3、 创伤较大
拔阻生齿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创口,尤其是拔埋伏的阻生齿。创伤会压迫到附近的牙槽骨,从而导致创口周围的血管发生栓塞,血流量相对减少,降低创口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并且,牙槽骨的细胞还会释放可以活化纤溶酶原的细胞因子,导致血凝块的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凝块的稳定性。
4、 感染
干槽症主要由厌氧菌感染引起,如果拔牙后有食物或者其他异物掉进了拔牙窝内,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就会导致厌氧菌繁殖,增加干槽症发生风险。
三、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干槽症?
1、留意出现疼痛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干槽症的疼痛不是拔牙后马上出现的疼痛,是3~4天后出现的剧烈疼痛。
2、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
伴有放射性周边疼痛,向耳颞部、下颌,甚至包括淋巴结也可能有肿痛,此时一定要谨慎,吃止疼药的作用可能也不大。
3、口腔有异味
有可能是干槽或空虚的拔牙窝,里面有腐败的组织,并伴有恶臭味。

四、 如何预防干槽症?
1、 不要吸烟。至少在干槽症高发的前几天内,都要忍住烟瘾,坚持住不吸烟。
2、 术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刷牙。漱口和刷牙都可能会冲走血凝块,血凝块可以保护伤口不被细菌入侵,如果血凝块被冲走了,就相当于为细菌打开了大门,很容易发生干槽症。
3、 不要用吸管进行吮吸。拔牙后建议患者饮用流质食物,但切记定不要使用吸管!因为用吸管吮吸时,口腔内形成负压,使得血凝块很容易脱落。
4、 不要吮吸、舔伤口。舔伤口也可能会带走创口上的血凝块。
5、 注意口腔卫生。术后24小时后,可以每两小时及饭后用盐水轻轻地冲一冲口腔,千万不要用力含漱。刷牙时也应该小心创口,动作轻柔。使用牙线剔牙时,千万不要触碰到创口,以免将血凝块剔掉。
6、拔牙前、后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7、严重感冒期间或身体、精神状况不佳时不建议拔牙。
最后温馨提示:干槽症的发生并不常见,有拔牙需求的患者无需过度担忧,拔牙后患干槽症的概率比较低,积极做好术后护理即可。如果怀疑自己得了干槽症,不要犹豫,请立刻去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干槽症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颌骨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