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领导者来说,关键时刻无人可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为了避免成为“光杆司令”,高明的领导者会“未雨绸缪”,及早物色和收服一批可用之才,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嫡系队伍”。而要实现这个目的,高超的驭人之术必不可少。笔者研读历史和谋略多年,发现高明的领导者通常会使用下面三个步骤,让那么技艺非凡的人才死心塌地地为己所用。

一、雪中送炭,攻破心防
从人情世故的角度来看,锦上添花固然能收获一定的好感,但雪中送炭才更能真正地打动人心,让人铭记终生。当一个人处于人生低谷,遭受打压和挫折时,此时给予的帮助会被视为莫大的恩情。刘邦收服英布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英布原本追随项羽,但在其队伍被项羽击垮后,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刘邦看准时机,给予英布超规格的待遇,扶持他东山再起。这一举措让英布对刘邦感恩戴德,在整个楚汉战争过程中一直助汉灭楚。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攻破心防”,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让对方起疑,怀疑你别有目的。咱们帮助他人时,动机要纯粹,不能让对方觉得你是在利用他。比如,在同事因项目失败而情绪低落、面临职业危机时,真诚地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实际的帮助,而不是为了日后的利益交换。其次,行动要不做作,真心才能换真心。你的帮助应该是自然而真诚的,让对方真切感受到你的善意。最后,施恩要恰到好处,分量不宜过重。“升米养恩,斗米养仇”,过度的帮助可能会让对方产生依赖或压力,反而适得其反。给予适度的支持,既能解决对方的燃眉之急,又不会给对方造成负担。
二、区别对待,展示偏爱
在组织管理中,“一碗水端平”是维持团队稳定的常规做法,但对于那些身怀绝技的关键人才,这种方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想要笼络这些人才,就必须给予他们非同一般的待遇,让他们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一招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一方面,利用人才的“虚荣心理”进行自我激励。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认可和重视,给予人才特殊待遇,如专属的办公空间、高额的奖金、公开的表彰等,能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利用其他人员的“嫉妒心理”鞭策督促。当其他员工看到优秀人才获得特殊待遇时,会产生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努力提升自己,争取同样的机会,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进步。

刘邦对韩信的“推衣解食”和“筑坛拜将”就是这一策略的经典演绎。韩信在刘邦阵营中一开始并未得到重用,但刘邦在了解到他的军事才能后,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优厚待遇,还专门筑起高台,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将军事大权交予韩信。这一做法让韩信深感自己受到重用,也激励他为刘邦的霸业全力以赴,甚至在有机会“叛汉自立”时依然保持忠诚。

三、层层推进,利益捆绑
在现实社会里,有价值的人脉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需要“步步为营,层层推进”。长时间不经营的人脉关系,那怕之前再牢固,会逐渐衰退和淡漠。而说到“顺势而为,推进关系”,刘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创业初期,刘备与关羽、张飞在酒酣耳热之际结拜为兄弟,这种结拜关系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纽带,更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象征。三人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为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而努力。而在临终之际,刘备让自己的儿子拜诸葛亮为“相父”,进一步强化了与诸葛亮的关系。这种做法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托付,也让诸葛亮深感责任重大,更加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

对于现代领导者而言,这意味着要不断加强与人才的联系,通过共同的项目、利益共享机制等方式,将人才与组织的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例如,给予核心人才公司的股权,让他们成为公司的股东,与公司的发展休戚与共;或者与人才共同制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让他们看到在组织中的上升空间和未来前景。

总而言之,高明领导者收服人才的这“三板斧”——雪中送炭攻破心防、区别对待展示偏爱、层层推进利益捆绑,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智慧。通过这三个步骤,领导者能够赢得人才的忠诚和信任,打造出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高的嫡系团队,为组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掌握这些策略,无疑是领导者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