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公路,连接山水、通向人心。旅游公路不仅是一幅铺展风景的美丽画卷,更成为撬动地方经济振兴的杠杆。本文聚焦山西、河北、吉林三地打造旅游公路的实践,看蜿蜒公路如何串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山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因山而美的村庄如今因路而兴
郭志清 记者 朱 萌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太行山绵延400多公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偏僻曾是外界对太行山区的普遍印象,但随着规划建设总里程5217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太行文旅资源得以盘活,山区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介绍,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北起山西忻州繁峙平型关,南至运城垣曲西哄哄村,贯穿忻州、太原、阳泉、晋中、长治、晋城6市,连通五台山、娘子关、平遥古城、太行山大峡谷等350余个景区景点。在这条公路上行驶,太行之秀丽一览无余。
长治武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距离县城45公里、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砖壁村是天然的战略要地,但时过境迁,这样的地理位置也成了人们来村里参观游览的障碍。”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馆长常芳回忆刚到武乡县砖壁村工作时,进村道路崎岖难走,村子里全是土路,没有路灯,每天上班徒步都要花很长时间。
近年来,武乡县全力打造“太行红色会客厅”,拓展文旅发展新业态。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段将全县53处自然景区、红色景点串联起来,惠及全县近10万人口。平整的柏油路、红黄蓝三色的道路中线、错落有致的立体化绿植……如今从县城到砖壁村一路畅通,前来参观学习的游人络绎不绝。
天气渐暖,在自古就有“晋冀通衢”之称的阳泉市平定县,一些长跑爱好者、自行车爱好者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跑步、骑行,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阳泉铁龙长跑团成员时志广说,他一早从南山公园北门出发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跑到了娘子关:“旅游公路建成后,连接起许多公园、农特产品展销点,在跑步的过程中欣赏美景、在展销点补给能量,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训练和长跑比赛。”
来的人多了,沿线村落也因路而兴。“现在村民不出村、不出门,就地创业就能把生意做了、钱挣了。这都得益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这几年,晋城市陵川县浙水村党支部书记靳慧永真切体会到,一条路能给一个村子带来多大改变。
浙水村是一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古村落,穿村而过的重要商道——阳马古道在时代发展中逐渐被人遗忘。春日走进这座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许多村民正在忙着做生意,来自各地的游客享受着乡村慢生活。
“我们村一直有种植药材的传统,党参、连翘、柴胡等都是地道的好药材。”一位村民说,“过去路不好走,卖不出去的药材积压着,最后只能低价销售。现在旅游公路修到家门口,也把生意带到了家门口。”据了解,浙水村已经建起了药材产业园,相关产值可达三四千万元。
忻州五台山是山西久负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五台山段分为主线与支线两大部分,主线是五台山联结周边省市的又一旅游通道,支线则直通核心景区,在五台山形成了东西南北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格局。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从我家门口穿过,通往五台山景区。很多骑摩托、徒步的游客都会在我这里购买本地特产台蘑酱。”五台县石咀乡大底村村民王秀花2018年开了一家食品公司,生产的台蘑酱很受游客欢迎。如今,她还与村里商量办个服务点,希望为过往的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
太行山区因山而美、因路而兴。开车行驶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路可以欣赏巍巍太行雄奇壮丽的风景,还能看到阡陌纵横的乡村美景。中途累了停下来休息,可以在慢行步道上走走,抑或来到观景台眺望远方放松身心。如果开房车来,还能到房车营地进行休整。
近日,《山西省高质量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印发,指出从2025年起,要用3年时间从旅游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拓展提升、旅游公路沿线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实施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行动,做好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发展“后半篇文章”。今天的实践让人有理由相信,太行山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吉线G331:
铺就文旅产业升级“高速路”
记者 程俣薇
吉线G331吉林集安段风景如画 集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吉林推出吉线G331文旅品牌,对外发布了“致敬国门·边境巡礼”“醉美鸭绿江 赏枫在吉线”“界碑长歌 醉美吉线G331”等5条自驾线路产品,邀请各地游客沿1314公里长的边境线,领略吉线壮美风光、解锁北境传奇故事。
吉线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的建设,是吉林省探索践行“两山”理念的创新实践,对于促进交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至关重要。
吉线G331是一条凝聚吉林历史和文化、生态与自然的“诗与远方”之路,沿途春赏山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滑粉雪,是很多游客心目中边境自驾游的理想选择。
“我走过北境公路全程,吉林省段景点比较集中、可玩性很强。”吉林省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协会会长庄庆旭介绍,从自驾游或是房车旅行角度看,在一个区间段能让游客停留五六天体验旅游资源,是非常适宜的,吉林省段的经典打卡点和景区资源恰好满足了这一点。
庄庆旭表示,目前,吉线G331已经形成了标准的旅游黄金路线,从体验民俗角度来看,有延吉、集安这样的热门城市;从欣赏风光角度来看,有长白山、鸭绿江这样的大山大河。“这个季节很适合来集安游玩,游客可以看看鸭绿江畔的美景,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庄庆旭说。
沿着鸭绿江畔蜿蜒伸展的吉线G331集安段,全长203.5公里,以山水入画,一路风景美如画,是诸多自驾者的向往之地。从太平村吉线G331起始打卡点出发,沿着江岸而行,可以体验“车在画中行”的惬意。顺着鸭绿江逆流而上,明珠岛旅游度假区、儒留园等一批标准化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为自驾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每年春暖花开,数不清的帐篷和房车出现在景区里,游客们在这里收整装备准备游玩集安,享受诗意小城的悠闲时光。
全日男在集安开了家高丽火盆店,到今年已有13个年头。他告诉记者,店里的生意特别好,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打造吉线G331旅游线路以来,生意更加火爆,客流量增加了30%。
记者了解到,随着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的建设推进,2024年,集安沿线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产业吸纳就业上千人。今年,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将进一步激活周边景区,为当地创造更多的财富。
长白山作为东北“屋脊”为众人熟知。作为吉线G331文旅线路的关键节点,长白山景区正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全方位升级,持续丰富自驾游配套服务,从营地建设、路线规划,到特色项目开发,全力塑造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自驾游品牌。
在长白山自驾游与露营房车自行车旅游协会会长乔浩看来,如果将吉线G331比作一条项链,长白山天池就是这条项链上璀璨的明珠。“长白山景区计划修建自驾车、房车、露营营地,还会在沿途建驿站和交通服务区,提供食宿、交通、接驳等服务,来长白山自驾游将会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乔浩说。
有着“长白山第一村”美誉的奶头山村,是吉线G331沿线的一个特色村落。近年来,奶头山村将红色文化与冰雪资源相结合,通过建设酒店、民俗体验馆、研学基地、冰雪旅游设施等丰富旅游业态,让边境村焕发出新活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归心民宿合作社理事长杨丽娜说:“2024年,奶头山村游客接待量达40余万人次,村集体收入129万元。今年以来,游客已突破15万人次,随着春季旅游的火热,游客数量还将再创新高。”
河北涉县打造“美丽公路+”:
“微循环”路网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记者 范海刚 通讯员 郝耀斌
河北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良好的生态禀赋和丰富的文旅资源,让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快进漫游”交通网络,打造了“太行山旅游风景道”“千里乡村旅游通道”等一批交旅融合精品,将红色革命遗迹、丹崖地质、多彩田园等景区景点串联融合起来,推动“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转变。
“快进”道路网有多快?清明假期,从河北邯郸前来涉县游玩的王晓丽深有体会。从高速公路下来,到城郊景点娲皇宫、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等景区,驱车只需十多分钟;远一些的城外景点,如青塔湖、王金庄等乡村旅游目的地,半个多小时也能到。“春天的太行山上,各色山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景色美极了,沿着公路边走边看,特别惬意。”王晓丽说,乡村公路两旁被雏菊等鲜花绿植装扮得十分漂亮,登上新建的观景台还可以俯瞰山下美不胜收的景色,这趟自驾游值了。
涉县是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近年来持续深化“美丽公路+”行动,打造了圣福天路、太行红河谷旅游风景大道等特色旅游公路。截至2024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有622条近1400公里。“涉县把交通工程作为一种旅游业态和品牌来打造。”涉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崔建华说,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生态路、文化路、景观路建设,路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方便了交通,又能带给大众美的体验。道路建设曲直随形、高低错落、山路合一,沿途突出红色、民俗等地方文化,给游客营造别样的“公路旅游”场景。
当下正值春季,涉县漫山遍野的连翘花次第盛开,成片的黄花随山势起伏绵延,形成太行山区壮观的金色花海。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偏城以岭基地、辽城镇岩上村旁的乡村公路边停满了私家车,来此踏青春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涉县举办了首届连翘文化旅游节,并依托连翘自然分布脉络,结合周边文旅资源,推出了“女娲圣境·山水祈福线”“太行乡韵·花道穿越线”等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大大丰富了春季沉浸式文旅场景。
药材种植不仅装点着山川,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涉县副县长石海焕表示,依托便捷的乡村旅游公路,涉县不断推动药园、梯田、药谷等农文旅、康养产业相融合,带动沿线药材种植、农业观光、水产养殖、民宿旅游等众多产业快速发展。赏药花、辨药材、沐药浴等体验业态广受游客欢迎;韩王山下的“稻田画”“凉水塔”等成为网红打卡地;鲟鱼养殖基地、葡萄园、红薯小镇等产业园区因路而兴旺……随着“漫游”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微循环”路网加快串联,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奏响了乡村振兴进行曲。
数据显示,涉县“太行山旅游风景道”“千里旅游通道”等旅游公路的建设,辐射60多个中小景区、乡村旅游点,带动沿线158个村的200余家旅游购物店、180多家民宿农家乐快速发展,近5万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以大洼古村落为例,2024年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余万元。
大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巨元介绍,村子历史悠久,有着“石头王国”的美誉,但由于之前交通不便,一直不温不火。随着家门口高速路开通、乡村路完善,外地游客也多了起来,时不时还能碰见外国游客。目前,村里除了农家乐,还吸引不少外地企业来此开发民宿项目,每到节假日生意都特别好。
如今,涉县坚持“路即是风景”的理念,不断探索“交通+旅游”模式,与当地产业、乡村紧密结合,沿线度假村、房车营地、驿站等旅游业态日益丰富,处处有风景的旅游公路不仅给游客带来了别样的惊喜,也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路和致富路。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