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黄金只能换一两泥,这就是号称中国顶级奢侈品之一的龙泉印泥。冬不凝固,夏不渗油,水浸不化,火烧还能留痕。而想要制作龙泉印泥就得先采一些莲藕梗。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人就使用印泥来签署文件和盖印书画,而用藕丝代替艾绒来制作印泥是常州秀才刘文高所创。
在当时用藕丝制造的印泥被赞誉为"泥皇",每两"泥皇"的售价高达15万元,一度比黄金还值钱。由于藕丝纤维脆弱不能用机器代替,只能人工抽取。期间藕梗必须用水泡着,不然干掉就会没丝了。连续抽了两天也才抽了3克不到的藕丝,很难想象早已消失的藕丝织布会有多废人。

抽好的藕丝还要水煮杀青,这样可以让藕丝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更好,最后再放置阴干一年就可以使用了。龙泉印泥冬不凝固,夏不走油的秘密就在于晒油这个步骤。《撷芳录》中记载:蓖麻油烈日中曝至三年,印于纸上不渗,天寒不冻,只有晒至黏稠似膏手沾出丝才能使用。

现在将朱砂研磨成粉,期间加水持续搅拌,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反复研磨制成极细粉末,再用纸张吸附悬浮于水面的杂质。静置一天的时间朱砂粉末和水就会分离开来沉淀在底部。晒好的陈年蓖麻油装罐备用,再将黄蜡与蓖麻油一起熬煮让其充分融合。熬好的蓖麻油还要再放到一个干燥无水的地窖里放置半个月,这样就能去除油里的火气。

晒好的朱砂刮到研钵里研磨捣细,依次将珍珠、犀黄、玛瑙、冰片、麝香锤捣成粉。龙泉印泥、八宝印泥和西冷印泥被称为"中国三大印泥。曾经的盖章狂魔乾隆皇帝就十分喜爱龙泉印泥,也是皇宫贵族的御用贡品。"一泥千金"指的就是龙泉印泥,徐悲鸿的夫人也为龙泉印泥题下了"国之精萃"的赞誉。

2009年常州龙泉印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16年的G20峰会更是被选作国礼使用。
·现在将蓖麻油倒入研钵混合均匀,期间少量多次加入藕丝,藕丝的加入可以增加印泥的粘度和韧性,使之不易干裂和变形,同时也可以增加印泥的光泽和透明度。搅和均匀后再阴干半个月让印泥充分吸收油朱。
至此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的龙泉印泥就终于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