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4台叉车在武穴站紧张作业,装载着1660吨化肥的45044次货运列车缓缓驶离,向着千里之外的哈尔滨进发,为东北地区的春耕生产送去“及时雨”。这一繁忙场景,正是铁路全力保障春耕物资运输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农资运输列为“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关键生产任务,截至3月12日,已累计装运化肥33987车、217.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3.8%,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彰显了铁路服务春耕的决心与力度。

在这场关乎全年农业丰收的 “春耕之战”中,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为春耕物资的顺畅流通架起了坚实桥梁,成为推动春耕生产顺利开展的强大“引擎”。为满足各地对化肥、种子、农机等春耕物资的需求,铁路部门主动作为,深入市场调研。武汉局集团公司组织营销员深入管内化肥生产企业,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精准掌握企业生产数据、发运意向、市场变化以及面临的困难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运输方案,实现运输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姚太坤就对铁路部门的服务赞不绝口,称其个性化“水转铁”运输方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让企业坚定了提升铁路运输化肥占比的信心。仅武汉铁路物流中心就与19家化肥生产企业达成运输合作,协议运量达580万吨,为春耕物资的供应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实现快速装运方面,铁路部门同样下足了功夫。宜昌、荆门作为国内重要的化肥生产基地,其生产的化肥有2/3销往东北、华北等地。面对长江枯水季水路运输受限的难题,宜昌车务段主动出击,提前谋划,在车辆、货位、装卸劳力和机具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加强货物装运组织,确保农资随到随装、装好即走。枝城站采取“货不落地”的快速装运方式,将化肥从出厂到装车运输的时间压缩至6小时以内,较以往缩短2至3小时,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截至3月12日,宜昌车务段管内各货运站今年共运输化肥20917车、133.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5.7%,有力地保障了春耕物资的及时供应。
铁路部门在春耕物资运输中的积极作为,不仅体现了其强大的运输组织能力,更彰显了其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社会责任担当。襄阳北站作为襄渝、焦柳、汉丹、浩吉4条铁路干线的交会枢纽,日均办理车超过2.5万辆,每天有超10万吨各类农资在此集结、中转、外运。面对巨大的运输压力,该站充分利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以及“局站一体化”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合理调整车流,确保农资列车接发有序。武汉北站则重点加强对装有春耕物资车辆的检查,通过在计划通知单上标注“重点”字样,提醒各岗位作业人员对春耕物资做到安全、优先、迅速运输。铁路部门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优化运输方案,提高运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促进了农资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铁路部门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运输服务,为春耕生产乃至整个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在铁路“引擎”持续驱动下,春耕生产必将跑出“加速度”,广袤田野将迎来更加丰硕的收获,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也将在铁路的助力下徐徐展开。(武汉 曹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