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读得了圣贤书,却管不了这窗外事。--曾经董益阳的感慨
不知何时,几丝雨滴悄然润湿了夜色。
晚间的插曲似是将众人的心绪浸入寒潭,连带着席间那壶温好的糯米黄酒都失了滋味,陈正德今天晚上的兴致并不高,简单吃了晚饭,也没有了继续走走的想法。
于是,董益阳就给司机范德彪打了电话,接了三人返回招待所。
董益阳看着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规律的扇形,思绪却飘向了泰川大楼里的暗流。
泰川的市委市府之中,有一个特殊的集体,即所谓的秘书圈,董益阳作为这个圈子里相当有地位的一个秘书,却没有参与过这个圈子的聚会。
许晴自从成为吴瑞英的秘书以后,已经早一步加入了这个圈子,她经常会带回一些很有意思的圈子消息。
比如,有些领导认为陈正德太过于保守,对局面的控制也比较差,到任将近一年了,一直是被动开展工作,没有带来本质的变化。
董益阳想:“难道领导的首要任务并不是经济发展?亦或者,他在等什么机会?”
那么这个机会究竟是什么呢?

东湖边刘老小院的会客厅里,许丹茂第三次看表。茶杯里的水早已凉透,茶叶沉在杯底像一团纠缠的水草。
"许市长,实在不好意思。"朴实端庄的小保姆赔着笑,"刘老昨天就去京都医院做体检了,说是要住两天。"
许丹茂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之色。他特意没带秘书,独自开车过来,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他来见刘老。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来电显示"杨兆民",许丹茂皱眉挂断。三十秒后,手机再次响起。
"什么事?"许丹茂压低声音。
电话那头杨兆民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领导,陈书记马上就要到招待所。"
"知道了。"许丹茂挂断电话,指节泛白。
人走茶凉是常理,人已走,茶未凉,要么是人的问题,要么茶有蹊跷……

杨兆民的影子在积水里碎成斑驳的镜片。当那辆溅满泥点的黑色轿车刺破雨帘时,他近乎失态地扑向车门,车门打开的同时,陈正德迈步下车。
董益阳随后下车,手里捧着陈正德的保温杯。他注意到杨兆民的西装后襟湿了一大片,显然在雨里等了很久。
杨兆民夹棒带枪的对董益阳说道:“益阳啊,你这是干什么去了,怎么让领导回来的这么晚?”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在关心陈正德,实际上却是在批评董益阳。
"是我让益阳绕的路。"陈正德抖开风衣,雨滴从衣摆簌簌落下,"兆民啊,你看雨下的可是粗暴啊,东湖这天气脾气可不小。"
杨兆民声音立即低了八度,"领导,我是担心您的安全。"
"嗯,不必这么担心"陈正德拍拍他肩膀,转向董益阳,"益阳,通知丹茂,明天早上咱们就廖氏集团的问题开个大会,多找点记者过来"
杨兆民脸色变了变:"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要不要先和许..."
"民生问题,不必事事请示。"陈正德打断他,眼神突然锐利如刀。
雨幕中,三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董益阳看见杨兆民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低下头:"我这就去安排。"
望着杨兆民匆匆离去的背影,陈正德忽然轻笑:"益阳,你说他第一个电话会打给谁?"
雨幕深处,黑色帕萨特的车灯突然熄灭。
周末愉快了,友友们,今天这章不怎么长,大家将就看吧,希望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