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度错判形势,称中美关税战是“大好事”,当成崛起千载良机

漫步的空影 2025-04-12 07:04:36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2025年4月,中美关税战硝烟再起,全球贸易版图剧烈震荡。

中美对抗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在孟买的一场论坛上,称这场“世纪博弈”是印度崛起的“千载良机”,甚至还将贸易乱局归咎于中国2001年加入WTO。他宣称,中美博弈的裂缝中,印度将接棒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

然而,他的豪言真的会实现吗?

印度工厂

关税战是印度良机?

戈亚尔的乐观并非突然而来的,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印度便梦想着承接产业链转移的红利,2025年特朗普政府重启“对等关税”政策后,印度更是一度高调宣称要填补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空缺。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

印媒曾预测,印度对美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制药、纺织品等领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甚至有望取代中国成为“美国工厂”。

中国工厂

但现实给他们却泼了一盆冷水,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018年的15.4%降至2024年的13%,创下历史新低,以汽车零部件为例,一家印度出口商坦承:“我们的产品精度比中国差两个等级,即便关税有利也抢不到订单。”

印度制造业流水线

更讽刺的是,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中70%是生产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其工业化进程仍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即便美国市场出现空缺,印度也缺乏足够的技术和产能去填补。

印度拥挤的街头

同时,印度的投机心态,也在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转向中显露无遗,过去三年,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封禁了数百款中国APP,冻结中企资产,甚至要求中资企业连参股都需政府审批。

莫迪(左)与特朗普

然而,当特朗普在2025年4月对印度87%的出口商品举起关税大棒时,莫迪突然改口称“中印只能谈不能打”,并宣布放宽对华贸易限制,恢复直航、松绑电子元件关税、允许中企合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180度转变的背后,是印度经济的“失血”,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市场、取消数据监管壁垒,而印度若让步将冲击6亿农民生计和数字主权,若不妥协,则面临36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被关税吞噬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此时伸出的橄榄枝,承诺扩大印度商品进口,成了莫迪的救命稻草,所以他才转变态度正如印度网友自嘲的那样“政府对华态度,取决于白宫的政策风向。”

橄榄枝

在美国对中国关税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后,印度既想从美国关税大棒下求生,又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为此,戈亚尔甚至提出“双循环”战略,对内激活14亿人口市场,对外通过降低关税讨好美国,换取投资和技术转移。

印度孟买街景

然而,印度的“骑墙策略”看似精明,实则暗藏危机,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警告,印度若盲目追随美国对抗中国,只会沦为“地缘政治工具”,而且,中国虽然提供合作空间,但却对印度反复无常的政策始终心存警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三年,印度以“税务审查”名义向中企开出巨额罚单,小米等企业更遭遇资产冻结,即便如今放宽限制,中企仍担忧“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营商魔咒。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印度自身,印度国内基础设施落后、官僚系统冗杂、劳动法僵化,导致外资望而却步,而莫迪提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耗资230亿美元推动“去中国化”,结果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反而加深了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印度扒火车

印度的困境,折射出发展中国家在霸权博弈中的普遍焦虑,它试图复制中国加入WTO后的崛起路径,却忽视了时代背景的差异,如今全球化已从“增量合作”转向“存量争夺”,而印度既无中国当年的政策连贯性,也缺乏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忠告或许更值得深思:“与其在别国的冲突中渔利,不如与中国合作改革世贸规则,为全球南方国家开拓新路。”

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

这场关税博弈的终局尚未到来,但印度的教训已然清晰,大国崛起从来不是靠捡漏或站队,而是需要夯实内功的战略定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莫迪政府仍在“取代中国”的幻梦与“被特朗普勒索”的现实中摇摆时,世界已悄然见证了一个真理,投机或许能换得一时喘息,却永远无法铸就真正的崛起。

特朗普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观察者网2025.04.09关于:无语!印高官竟称贸易战是“大好事”,怪中国加入WTO

原文记载于环球时报2025.03.25关于:印媒:印度对华投资限制可能逐步放宽

原文记载于环球时报新媒体2025.04.10关于:印部长竟称关税战是“千载难逢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漫步的空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