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0万元!!这是清末总督一年的保守收入!
曾国藩干了12年,结果去世时遗产只有1.5万两(约为300万元),只够办个葬礼。
他的钱,为什么这么“少”?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下总督老爷们的钱,都咋来的。
一是“法定工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总督们一年的收入只有区区155两。
按一两兑换200元人民币计算,他们一年的收入只有3.1万元,折算成月工资也就是2583元。
这水平,跟如今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没差多少,别说交际应酬了,养活自个都是个难事。
二是“养廉银”。发这么低的工资,估计雍正皇帝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皇帝又特批给督抚们一笔“养廉银”的补贴。
听这名字你就知道,就是要总督们拿钱之后别再贪污的意思。
两江总督的养廉银是多少呢?一万八千两,折合人民币,那就是360万元。这样看,还挺够意思的。
三是“陋规”,也就是各级下属的进贡,属于灰色收入了。
别看前两项加起来数不少,在这一项收入面前,那简直是小菜一碟!
按照著名学者张仲礼的研究结果,总督一级平均每年的灰色收入是18万两,也就是3600万人民币。
这样算起来,曾国藩12年干下来,怎么地也是个亿万富翁了!
可偏偏曾国藩兜里就没啥钱!之所以没钱,因为,他想做个圣人!
曾国藩曾发誓说自己“不要钱”。为了表明决心,曾国藩曾给湖南各界写了一封公开信,信誓旦旦地说:
“国藩奉命以来……惟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君父,即借以号召吾乡之豪杰。”
有德者,才能得人心!曾国藩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他经常对底下的军官们说:
士兵们对一个军官服不服气主要有两点,一是打仗时你敢不敢冲在前面,二就是看你在钱上头,干不干净。只有你本身不贪污,士兵才服你,打仗时才听你的指挥。
为了凝聚军心,打造出铁一样的军队,曾国藩在这一点上真正做到了严以自律。
他拒绝了很多灰色收入,比如不收下属官员送给他的见面礼。而且各衙门送的陋规,他大部分都拒绝了,一年只收3万两。
对于收下的钱,他也都用于公务往来、军资物需等必要需求上,从来没有纳入自己的私囊。
如果有结余,他还会让他的儿子拿去捐赠灾民,而且从不署名。
虽然曾国藩自己不要钱,不过他却很会替底下的将士要钱。
曾国藩很懂人性,他知道士兵们抛头颅洒热血,只靠一腔抱负是不够的,关键还得给以功名利禄。
对于湘军军官,曾国藩采用的是高薪养廉政策。湘军中级军官,每月的纯收入可达150两,一年就是1800两。
这个数字可不低!要知道,清朝正规军中的高级军官一年还不到1000两,中级军官只有三五百两。
这样算来,一个湘军中级军官的收入,是正规军同级军官的3到6倍。
如果是湘军高级军官,这个收入还要更高。曾国藩规定,统帅一万人的高级军官,每年净收入5400两,足足是正规军同级别的6倍左右。
因此,很多湘军军官光靠工资都发了财。比如湘军中很有名的名将李续宾,带兵6年,积攒了好几万两白银。
别看湘军将士薪饷很高,但是湘军和正规军比起来,其实要省不少钱的。
道光三十年至咸丰三年春,清廷用9万多正规军来镇压太平军,两年多时间就花掉了2510万余两军饷,结果仗还没打赢。
而湘军这边,打了12年的仗,军队人数最终发展到12万人,一共也才花了2900万两左右。
现在你知道湘军的战斗力是怎么来的吧!有这样的领导,谁还不跟着往死里干?
参考资料:《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配图:电视剧《魂断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