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周总理接见鲁迅夫人许广平,一见面便说:按辈分我该叫您婶母

亦唐谈历史 2025-04-03 17:26:38

1952年的时候,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收到了邀请,去了中南海周总理家做客。周总理早早就站在门口等着了,一见到许广平,就特别热情地打招呼:“广平同志啊,要是论辈分,我还得管你叫婶母嘞!”

“哎呀,这我可不敢接受!”许广平一听周总理这么说,赶紧连连摆手。周总理笑着回应道:“我已经弄清楚了,我和鲁迅先生确实是同宗,但关系挺远的。要论辈分的话,鲁迅先生还得算我长辈呢。”

大家都知道,鲁迅呢,是浙江绍兴人,周总理呢,则是江苏淮安出生的。你可能压根儿没想过,这两位在浙江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们之间竟然还有家族上的联系。

说起来,最早对这个事儿感到好奇的,还得算是周总理他自己。

大家老觉得周总理是在江苏淮安出生的。但其实呢,周总理是在绍兴呱呱坠地的。还没满一岁,他就因为祖父的一封信,被带到了淮安生活。说起来,周总理的祖父也是绍兴人,19岁那年他去了淮安,并且就在那儿安了家。

之后,周总理的爷爷过世了,他就跟着奶奶回到了绍兴。在那里住满一年,刚好三伯回家探亲,就带着他去东北上学了。

周总理和鲁迅的交集,得从1919年那个“五四”时候说起。那时候,鲁迅写了好几篇小说,社会上反响特别大。周总理那时候还是个小伙子,在天津南开大学念书,已经是学生运动里的一把手了。为了把革命思想传出去,他专门请了鲁迅来天津给大家讲讲。

之前呢,鲁迅已经瞧过周总理参与创作的话剧《新村正》,而且给出了特别高的称赞。但巧的是,鲁迅本该来的那天,突然被别的事儿绊住了脚,所以就派了他弟弟周作人代替前来。同学们一开始有点小失落,不过等听完周作人的分享,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1928年,就在中共六大要召开前,周总理注意到上海的文化界有点不和,特别是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他们开始争论不休。周总理从莫斯科回来以后,心里就琢磨着怎么摆平这事儿。他明确表示:“咱们不能跟鲁迅对着干,得想办法跟他团结起来,争取他的支持。”

按照周总理的吩咐,当地的领导在文艺圈子里面忙前忙后,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总算是让各个文学团体和作家们放下了对鲁迅的偏见和误会,把那场争论给平息了。

之后,中央聊起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事儿,周总理深情地讲:“说白了,以后党在文艺方面得靠鲁迅打头阵,有啥事得多听听他的想法。”等左翼作家联盟真建起来了,鲁迅上去讲了话,还当选为第一届的执行委员,成了三位主席团成员中的一个。

1936年那会儿,刚挪到陕北的党中央得跟上海的地下党搭上线。于是,张闻天和周总理就派了冯雪峰去上海。冯雪峰以前干过地下工作,跟鲁迅也挺熟。他们让他去上海建个电台,头一件事儿就是得找到鲁迅,从他那儿摸摸情况,然后再去找党员和地下组织。

冯雪峰抵达上海后,起初在鲁迅家里安顿下来,靠着鲁迅的引荐,他和上海地下党搭上了线,顺利完成了任务。之后,周总理在给冯雪峰的信里头,对鲁迅那是满满的信任啊。

我们完全不信那些对你老师的怀疑,你跟他说,别因为那些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就生气。

到目前这个阶段,周总理还没明确表现出对和鲁迅关系的特别好奇。但实际上,他心里已经留意到了这事儿,并且心里认定自己和鲁迅是有亲戚关系的,只是还没对外讲出来呢。

1938年那会儿,《鲁迅全集》出版了,周总理立马订了好几套,还找人费了好大劲,绕过重重阻碍,把书送到了延安那革命的地方。你看,在毛主席延安的窑洞里,就摆着那么一套周总理送来的《鲁迅全集》。周总理不光送书,自己也看得认真,书上到处都是他圈圈点点的痕迹,还有翻折的书页呢。

那年,正好是鲁迅去世两周年的时候,周总理刚从延安回到武汉,就挤出时间参加了纪念会,还在会上讲了话。讲话里,周总理让大家挺意外,他头一回提到了自己和鲁迅先生的渊源:

说起来,我跟鲁迅先生可能沾点亲,毕竟咱俩都来自浙江绍兴的周家,同一个姓嘛。

从那时候起,周总理好像对老家绍兴特别感兴趣了。1939年,周总理跟着新四军到了浙江,路过绍兴时,他特地停下脚步,在那儿待了三天,去找寻自家的根。他先去了祖宗的墓地祭拜,然后又到老宅子里翻阅族谱,这才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家和鲁迅家的亲戚关系。他还亲手在家谱上添上了自己的故事。

后来,周总理好像已经清楚地知道了他和鲁迅之间的家族渊源。

1940年那会儿,周总理去了重庆,参加了纪念鲁迅离世四年的大会。在会上讲话时,周总理说鲁迅是个大文化英雄,也是个厉害的文化斗士。

1946年的时候,周总理特地去参加了上海举办的鲁迅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他不仅亲自去鲁迅的墓前祭拜,还在墓边亲手种下了一棵柏树,以此来表达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活动搞完后,周总理还给中央打了个电话,讲了讲纪念活动有多热闹,还有《鲁迅全集》再版的事儿。

周总理不光出席了鲁迅的追悼活动,还跟毛主席、林伯渠等人在延安一块儿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他在《创立缘起》里头说:“这既是为了缅怀我们这位了不起的老师,也表明我们要沿着他走的路,大步往前走。”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虽然每天忙得团团转,但心里始终没忘怀念鲁迅先生。

1950年的时候,有人提议要把上海鲁迅住过的老房子收回来,好好修缮一下,还在附近建个鲁迅纪念馆。他们希望鲁迅的夫人许广平,那时候是政务院的副秘书长,能亲自去上海看看,帮忙指导一下工作。这事儿报告给周总理后,周总理马上就点头同意了。

所以,许广平回到了上海,在那个离开了十多年的老房子里,开始整理鲁迅留下的东西,并且亲自指挥,把故居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还有啊,周总理也专门给上海鲁迅纪念馆写了馆名呢。

1955年,周总理去北京鲁迅家老宅看了看,瞧着屋里摆设简简单单,就夸道:“鲁迅先生过得可真朴素。”走到后院时,周总理还挺有兴趣地问,鲁迅文章里写的那两棵枣树在哪儿呢,现在还活着没。

1960年那会儿,《鲁迅传》这部电影着手准备开拍了。周总理跟创作团队说了六点重要的事儿,头一条就是要重点展现毛主席是怎么评价鲁迅的,说他是“不仅是个大文豪,还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1969年的时候,周总理专门跑到北京饭店去探望了鲁迅的弟弟周建人。他用一口地道的绍兴话跟周建人说,他查过了族谱,发现周建人是绍兴周家的第二十代后人,而他自己是第二十一代,所以按理说他得管周建人叫叔叔呢。

“您说是总理,我可真不敢当啊。”周建人一听,连忙回应道。

1971年,在一次全国出版工作的大会上,周总理严厉地指出了把《鲁迅全集》藏起来的问题,并且强调出版鲁迅的书和整理好的古籍是全国出版工作的重点。到了第二年,周总理还对重印《鲁迅全集》的报告给出了详细的指示,之后他还时不时地询问出版计划进展得怎么样了。

后来在广东省博物馆,周总理跟相关人员聊起天来,特别在意鲁迅纪念馆的运营情况。他说:“纪念馆得留住原来的老样子。”并且叮嘱工作人员,得多读读鲁迅先生的书。

周总理在世时,常提起他的那句名言:“面对敌人,我横眉冷对;服务人民,我甘做老黄牛。”周总理跟鲁迅先生一样,对敌人恨之入骨,对百姓却全心全意。他们这种高尚品德,真的是我们后人应该一直学习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