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QLC颗粒?我们来聊聊

dior 2021-08-09 12:16:35

HELLO,大家好,我是Dior,目前市面上的固态颗粒基本是TLC颗粒,MLC颗粒的现在只有一个型号,SLC基本都拉去做企业盘了甚至企业盘都没有SLC了,具体型号我就不说了,基本都知道,而QLC颗粒的也有很多,但QLC颗粒很多都是隐藏起来和TLC混卖的,下面我们先聊聊这几种颗粒的区别

存储颗粒的分类SLC

SLC传统上,每个储存单元内储存1个信息位,称为单阶储存单元(Single-Level Cell,SLC)。SLC闪存的优点是传输速度更快,功率消耗更低和储存单元的寿命更长,成本也就更高。一般情况下,SLC多数用于企业级的固态硬盘中,由于企业对于数据的安全性要求更高,需要保存更长时间

MLC

MLC多阶储存单元(Multi-Level Cell,MLC)可以在每个储存单元内储存2个以上的信息位。与SLC相比,MLC成本较低,其传输速度较慢,功率消耗较高和储存单元的寿命较低。 但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中,性能较为优秀的产品选用的都是MLC颗粒,因此可以说MLC颗粒的固态硬盘拥有较高的性价比。甚至一些企业级的固态硬盘,使用的也是MLC颗粒,被专门优化过,称为eMLC颗粒,e代表的是企业enterprise

TLC

TLC三阶储存单元(Triple-Level Cell, TLC),这种架构的原理与MLC类似,但可以在每个储存单元内储存3个信息位。由于存储的数据密度相对MLC和SLC更大,所以价格也就更便宜,但使用寿命和性能也就更低,不过这并不能阻止人们购买TLC颗粒的固态硬盘。甚至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入门级产品使用的都是TLC颗粒。而为了解决TLC颗粒过低的写入寿命问题,许多厂商都在研发新技术,3D-TLC就是这样的技术,目前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产品中,其性能甚至可以和MLC颗粒一较长短,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的延长

QLC

Quad-Level Cell,四层式存储单元,QLC闪存颗粒拥有比TLC更高的存储密度,同时成本上相比TLC更低,优势就是可以将容量做的更大,成本上更低,劣势就是P/E寿命更短,理论擦写次数仅150次

如图所示,大概就是这样,也就是三星为什么要叫TLC为3BIT MLC的意思了,这里解释一下,把存储数据的位置这里转换成停车场车位,SLC相当于一个停车位停一辆车,这样管理起来就非常方便,找数据也非常快,而MLC就是一个停车位停两辆车,TLC一个停车位可以停三辆车,QLC一个停车位可以停四辆车

由于我们是说QLC的,说下QLC的优点,还是和刚才一样,由于QLC一个车位可以停四辆车,所以QLC可以做停车场停很多辆车,但一个车位停四辆车,对车位的损害肯定要比两辆车三辆车的MLC,TLC要大的,所以QLC寿命很短,另外把车引导出来也是要比MLC,TLC这种要麻烦,也就是泊车小弟(主控)出错的可能性更大,导致车辆出来的速度变慢,那么QLC的两个问题速度慢,寿命短也就暴露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要抵触QLC的原因,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实际操作一下,看看如何分辨

实操演练

首先我准备了这次的受害者,金士顿NV1固态,我一开始认为NV1这款固态是TLC,但周围人都和我说这款固态是QLC,千万别买,于是我就拿了一个500G回来试一下,看下这款500G的型号到底是不是QLC固态

详情页

一般来说,详情页上会标注颗粒,但不会标注是TLC还是QLC(三星870QVO倒是标注了,不过人家都QVO了,已经提醒的很明显了)

但金士顿NV1这里完全没有提及,但标注了采用的元器件及固件产品可能会因为产品批次不同而变动,这我们就不用看了

NV1固态寿命

A2000固态寿命

但由于我之前说了,QLC固态的寿命也比较短,所以从写入量是可以看出来的,这里我截取了详情页上面的固态寿命对比,可以看出来,500G的可能是TLC,而1T,2T的版本寿命减少的非常多,那就很有嫌疑是QLC了

外包装

外包装上,可以看一看有没有说明,但我这款金士顿NV1的固态上是没有说明的,但某些固态上可能就直接说明是QLC颗粒了,所以外包装也可以作为是否是QLC固态的一个参照

固态本体上也没有标注颗粒是不是QLC的,所以我们进入下一个阶段查找

主控

撕开贴纸,我们可以看到主控,这次金士顿使用了群联的E13作为金士顿NV1的主控,那么我们去群联的官网上看一看能不能查到点什么

然而主控这里,确实没有看到有QLC或者TLC的支持,看来主控是查不到什么蛛丝马迹了

存储颗粒

存储颗粒这里,是最容易查到颗粒是不是QLC的,毕竟现在颗粒查询很好查,很多时候百度一下就能查到了

这里我可以查到金士顿采用的是自己打标的FB12808UCT1,而在百度里很明显可以看出之前的几款金士顿固态使用的也有这种颗粒,而那几款固态大家都知道是TLC颗粒,其实这里就可以看出,金士顿NV1 500G这个型号是一款TLC颗粒的固态了,但是最后,还是要上机跑一下才能确定

上机测试

本次测试还是我的专用测试机,B550M+R5 5600X+TUF3060的组合,机箱还是我常用的安钛克DF700 FLUX

多说两句,机箱还是挺不错的,DF700 FLUX风道设计是有专利的,好的风道是能降低机箱内所有部件的温度的,增加机箱内各个部件的寿命,固态由于温度越高性能越差,如果有个好的风道的话,行呢个也会提上来

电源还是用的安钛克的NE850W,我现在随便啥配置都是850W起步,并且要求是金牌,说实话我的CPU+显卡加超频都用不到500W,哎,用不到我就是玩,开个玩笑,如果满载只达到电源一半的功率的话,转化率会比较高,比较省电

OK,下面开始测试,这里我没有加散热装甲,正常情况下进行测试

首先,想测试QLC不能用空盘测试,这里我将固态填充到还剩下三分之一的空间进行测试

AS SSD的跑分,1G和10G分别测了一次,基本上差距不大,甚至10G的测试的读写数据会会更好,可以看作是误差,读在2300MB/s,写在1800MB/s左右

CrystakDiskMark跑分这里,基本也没什么问题,和AS SSD差不多,这里就没什么看的了,如果只跑这两个选项,恐怕是测不出QLC颗粒的

SLC这里,填充100G数据,可以看到跑完固态的SLC的15G缓存之后,速度大概在500M左右,其实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这不会是QLC颗粒了

最后复制几个大文件进去,就算到了最后,速度也在400M左右,如结果是QLC大概最多在100M以下了,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肯定了,这绝对是一款TLC固态

总结

说实话,这次想拿一款QLC固态给大家演练的,我听几位业内大佬说金士顿的NV1是QLC方案,于是弄了个500G的,结果金士顿不按照常理出牌,500G的固态是TLC颗粒,1T的确是QLC,这就有点离谱了,其实从详情页上的寿命说明,大概就能看出来了,这里我也只是帮大家看看怎么样才能把QLC固态找出来,其实根本没必要恐慌QLC,如果价格合适,拿一个当存储盘,存点小姐姐有什么问题呢?不过这次的金士顿NV1 500G,最低价格是299,我觉得没钱入一个,倒是不错的选择

1 阅读:2350
评论列表
  • 2021-09-03 00:33

    PLC来了

    敢说真话哒新君 回复:
    plc颗粒寿命只有阔怜嗒十几下!😏
  • 2021-09-20 11:39

    厂家贴标信息里没有明显标注TLC/QLC都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特别是小白,根本就是一点常识都没有,只知道容量大,品牌大的以为就是好的。

  • 2021-09-28 07:00

    现在许多商家宣传就是3d nano,用qlc并不违法,但是宣传不写明tlc还是qlc的就是缺德,很可能就是已经混入qlc了,或者准备后面用qlc。的对这种偷偷搞小动作的企业要抵制。这里点名干这种事的一家大厂—西数。

  • 2021-09-03 11:02

    17年买的萎肛120G Mlc,到现在通电一千多小时,开始嫌弃容量太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坏[汗]

    蓝色沙丁鱼微 回复:
    我的电脑4个硬盘,128mlc威刚是系统,320机械是下载,480固态tlc是存游戏,3t机械是存电影什么的。
    小咸鱼 回复: 蓝色沙丁鱼微
    电源用的豪华、接口多,我还是7代奔腾,200W的杂牌1U小电源,硬盘供电只有两个
  • 2021-09-05 16:51

    测跑分是测不出来的,最简单的办法,一次性复制几十个g的电影,看缓存跑完之后速度掉到多少,qlc会掉到可怜的25m每秒

    目睹整件事的吃瓜群众 回复:
    楼主说的真的,我干过,七彩虹2T的固态盘,缓存满了之后的速度只有20M/s.比机械硬盘还慢。
    123456 回复:
    是一个好方法,但测不了所有。当发热量过大时,任何硬盘都会降速,有的装有散热片,测速结果会有出入。其实都没必要测了,现在普通的价格很难买得到slc mlc(几千上万的盘除外)
  • 2021-09-18 13:23

    放心,坚持三秒,无线容量的Zlc正在排队

  • 2021-09-27 23:04

    其实我想说的是,主流TLC的缓外读写速度顶多500m左右,连SATA都跑不满,整个nvme主控有啥用?增加发热而已。M.2 ngff的主控发热低多了,不需要散热片都不会降速,用nvme主控不要散热片反而容易降速。用nvme主控不过是增加售价的把戏而已。

    心来心往心自伤。 回复:
    m2 sata协议的和2.5寸sata的哪里比nvme的便宜了……
  • 2021-10-17 11:05

    还是买三星,用的啥颗粒至少告诉你。

dior

简介:数码评测,外设评测,电脑硬件评测,做最好的数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