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型客机,然而中国航空工业的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代又一代的客机上来,很多时间久了的客机,开始面临“退休”,这时候飞机就会进入我们口中的“飞机坟场”,进行拆解销售。
然而这个拆解飞机,中国却做不到,只能拉到美国去,难道就连“飞机坟场”也被垄断,中国自己做不到拆解飞机吗?

其实不止是中国的飞机,全球高达97%的飞机报废或退役后,都会运送到美国和西欧等地区的飞机坟场。
飞机坟场虽然听上去像一个专门用于储存退役和封存飞机的基地。但它的功能远不止是飞机的停放场所那么简单。

以最大的飞机坟场——美国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为例。这里停放着数千架退役的军用飞机,场面极为壮观。
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附近,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能有效减缓飞机零部件的腐蚀速度,非常适合飞机的长期储存。
美国莫哈维沙漠地区也是重要的飞机储存和拆解地,这里同样因干燥的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土地,吸引了众多退役飞机在此 “安身”。

在欧洲,西班牙的特鲁埃尔接收了许多来自欧洲航空公司的退役飞机,承担着飞机拆解和零件回收等任务。
此外,澳大利亚的艾丽斯斯普林斯也有飞机坟场,主要处理澳大利亚本土退役的飞机。
退役的飞机被送到这里后,不仅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避免因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而遭受损坏,还能享受到一系列专业的维护服务。

专业的团队会对退役飞机进行全面评估,将那些仍具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仔细拆解下来,经过修复、检测等一系列流程后,重新投入市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这些飞机坟场凭借其先进的技术设备、丰富的运营经验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全球飞机拆解市场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不过,中国也有一处属于自己的“飞机坟场”,又为什么要把飞机运往国外呢?

与国外已高度成熟的飞机拆解行业相比,中国在这一领域面临着不少棘手的难题。
飞机拆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对技术的要求极高,涉及到航空工程、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

目前,中国在飞机拆解技术方面和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都不得不依赖进口。
就拿一些特殊材料的零部件拆解来说,由于中国目前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拆解周期长,而且部分零件的拆解质量也难以保证。
很多零件被拆解下来后,无法得到最大利益化的回收,才是中国飞机拆解行业遇到的最大难题。

而且,一个成熟的飞机拆解产业链应该是完整且高效的,需要涵盖飞机回收、拆解、零部件修复和再制造、二手零部件销售等多个环节。
但在中国,目前的产业链还远未达到这样的完善程度。

另外,中国的退役飞机大多只能停放在普通机场或闲置场地,没有专门的储存和维护设施。
大部分退役的民用飞机只是因为到达了规定的时间,还是能够继续飞行的,如果拿去改装利用的话,还可以用于其他货运等行业。

但如果长时间停放在场地上,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就好比把一辆名贵的汽车随意停放在露天的马路上,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而且,由于没有专业的飞机坟场,中国在国际飞机拆解市场上很难有立足之地,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退役飞机被运往国外。

尽管当下中国的飞机拆解行业面临着诸多困境,但飞机坟场在国内其实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在飞机拆解过程中,许多零部件经过专业的修复和再制造后,其价值不容小觑。

飞机发动机的一些核心部件,经过精心修复和检测后,能够以相当可观的价格重新销售给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或其他相关企业。
二手飞机销售也是一片极具潜力的市场。

一些退役的飞机,在经过全面且严格的检测和维护后,仍然具备继续飞行的能力,能够满足一些小型航空公司或企业的需求。
一些支线客机,经过改装和升级后,它们可以在一些短途航线或特定的运输任务中继续发挥作用。

而且,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货运飞机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少客用飞机经过改装后摇身一变成为了货运飞机,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还有一部分退役飞机可以发挥教育价值,被送往学校供航天专业的学生学习研究。

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真实的飞机结构和部件,加深对航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未来航空领域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随着中国航空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退役飞机的数量正逐年递增,这为飞机拆解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那些想要发展这一领域的企业提供了无数机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中国的飞机坟场必将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打破国外的垄断局面,实现飞机拆解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链接航拍美军“战机坟场” 5000架战机看得人眼馋 环球网
美国飞机坟场:壮观略恐怖 747随便扔 环球网
死亡与再生:美国飞机坟场为什么能玩出新花样?澎湃新闻
揭秘全球三大“飞机坟场” 已有大量飞机“下葬” 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