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 我表妹00年入职,老员工总让她"帮忙"做报表。有次她发烧请假,对方竟说:"年轻人这点病就请假?我们当年..."她直接发了张38.5度的体温计照片到工作群:"您要的教育视频,请查收。"群里安静得像全员静音。
案例二: 前同事老张,被领导"重点培养"天天加班到凌晨。直到体检出胃出血,领导才改口:"现在的年轻人身体素质..."00后实习生小王直接怼:"领导您体检报告敢公开吗?"办公室里咖啡杯摔碎的声音格外清脆。
教育的真面目
我叫李雷,应届毕业生。部门王姐总"指点"我: "小李,这个表格要重做,培养你细心。" "帮我拿下快递,锻炼你交际能力。" "加班是给你学习机会。"
第五次"学习机会"时,我笑着问:"王姐,您工资分我一半吗?毕竟我也在教育您怎么当个好前辈。"办公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她美甲敲桌子的"嗒嗒"声。
午休时,几个同期偷偷议论: "你也太刚了..." "忍忍吧,转正考评在人家手里..." 我打开手机计算器:"时薪算下来,跑腿时间都够我考个证了。"几个人的眼睛瞪得像发现新大陆。
意外收获
一个月后神奇变化:
"教育"突然变得言简意赅
加班需要填写《技能培养申请表》
我莫名成了新人培训委员
最绝的是,现在老员工"指导"前都会问:"你现在需要学习这个吗?"
总结
算清成本 "你的时间等于明码标价"
要求兑现 "既然培养我,请写入培养计划"
反向考核 "我的进步速度,配得上您的'教育'吗?"
行动指南:
区分真培养和假使唤
每月盘点所学技能
记住:真正的前辈不会让你打杂
免责声明: 新人需先辨明公司文化
#职场新人 #职场霸凌 #反PUA #人际关系 #职场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