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足球迎来了难得的赞誉——
在U20国青与卡塔尔国青的这场关键小组赛中,国青队以2:0的比分拿下了一场含金量十足的胜利,让球迷和业内人士、媒体大咖为之振奋。
这场比赛中,第二粒进球堪称精彩。当时,后腰6号依木兰接后场传球后,以类似布斯克茨般巧妙的摆脱,将球稳稳地传递给后腰同伴陈泽仕,后者一记角度、力度均恰到好处的直塞送到前锋刘诚宇脚下,后者得球后趟过门将打空门得手,帮助中国队取得2:0的领先。

除了本次策划进球,依木兰在拿球处理上的出色表现,无疑是球队赢球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位表现出色的球员,正是来自新疆,无疑让广大球迷对新疆球员增添了浓厚的兴趣。
也还是这两日最新消息,在中国足协2024年度评选奖项中,17岁的国青球员、来自成都蓉城的艾比布拉获得中国金童奖(U17组别),昭示着新疆球员已经呈现出人才喷涌的态势。

无独有偶,目前成年国足阵容中的前锋拜合拉木,也曾是U21中国金童奖获得者。翻看近年来各级国家队的成员名单,会惊喜地发现,来自新疆的年轻球员越来越多,并且逐渐成为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挑起大梁。这一现象似乎在向我们预示着:中国足球的未来,在美丽的新疆。

毫无疑问,新疆球员在身体条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身体条件堪称“老天爷赏饭吃”。
统计显示,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平均身高比同年龄段内地球员高出2-3厘米,肌肉爆发力和耐力指标更是领先15%以上。这背后既有基因传承——民族融合的血脉中自带强健体魄,也有地理馈赠——高海拔、多地貌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更强的肺活量和协调性。
U20国青教练组成员曾直言:“依木兰的对抗能力,在中场就像一堵移动的墙。”对比国家队的拜合拉木,显然这样的说法非常准确——新疆球员普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在对抗激烈的足球场上,这一优势尤为明显。
从性格特征来看,新疆球员充满了侵略性和上进心。新疆球在球场上员普遍积极拼抢,不惜体力奔跑,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每球必争。这种强烈的求胜欲望和战斗精神,能够感染整个球队,提升球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对于多年来沉闷不已的国内足球来说,真是起到了鲶鱼效应。
据艾比布拉的小伙伴们透露,艾比布拉在蓉城梯队训练时,曾因加练射门被锁在球场,翻墙时摔伤仍坚持完成训练。[捂脸]有青训教练感慨:“内地孩子被家长喊着‘别受伤’,新疆孩子被父辈叮嘱‘别怂’。”这样完全不同的心态,自然会带来不同的成长结果。
事实上,国家队主教练伊万就对拜合拉木的比赛态度赞不绝口,尽管因为年龄原因,其在处理球方面还不够稳重、成熟,但是,拜合拉木得到首发机会后,便再也没有让这样的机会消失了。

新疆球员的出色表现,或许还与他们的基因和运动天赋有关。新疆有着独特的体育传统,能歌善舞,世世代代的传承也让这里的人们对体育和足球运动有着独特的热爱和天赋。
足球作为一项全民喜爱的运动,新疆的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足球,都能看到他们追逐足球的身影。这一场景,与巴西的小孩们有着诸多相似。正是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热爱和天赋,才能催生更多优秀的球员。

新疆对足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扎根青训的孙继海在多条战线上发光发热,身为新疆足协主要负责人的他,对新疆足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孙继海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疆足球,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足球事业的投入,建设更多的足球场地,举办各类足球赛事,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这些举措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殊为关键。

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新疆孩子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梗了,12岁“退役”的现象在内地屡见不鲜。而新疆小孩却没有这样的困扰。
学业压力相对减轻,新疆同龄孩子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足球训练中,不必像学习压力较大地区的孩子,在繁重的学业面前不得不放弃对足球的热爱。这种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让新疆的孩子们能够更加专注地发展自己的足球特长。
人才喷涌的新疆球员,正在为中国足球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中国足球的未来,无疑在这片美丽的新疆大地上。
